首页 > 都市言情 > 工业之动力帝国

第101章 还算满意的交换(4/5)

目录

看看日本,同为三井财团旗下企业的索尼、东芝,在数字时代分别推广的记忆棒和闪存,就是这种鸿沟的最佳注脚。

所谓壁立千仞。无欲则刚。铁道部的强势也是相对而言,面对无欲无求的大学、研究院、和汽轮机厂,铁道部根本没有能拿捏的地方,几个互不统属的部门合力搞一项精密度极高的科研产品,这种结果是可以预知的。

梁海平看着赵铁民不由自主的频频点头,继续说道:“考虑到国内的现实条件有限,所以车厂把动力总成。放在了引进国外成熟发动机上。”

“海平,燃气轮机可不便宜啊。”

别看铁道部每年几十个亿的利润,这东西也只能在国内花花。以国家现在的综合国力而言,人民币在国际上与废纸无异。

“车厂也没这笔钱,至少要几千万美元才有可能引进成熟的发动机技术。”梁海平摇了摇头。

看着赵铁民和刘智高疑惑的目光。梁海平继续说道:“不过车厂通过部队的关系,在香港找到了一家对国内铁路车辆行业有兴趣的投资商。”

和盛京路局合作全部由深圳联合银行和其下属的信托公司出面,因此这次梁海平把引进燃气轮机的事情,扔到了梁远刚在香港成立远嘉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头上。

“由他们出资引进国外先进的燃气轮机动力总成,然后和东北机车厂合作生产燃气轮机车,车厂的主要工作就是把动力总成完美的集成到机头上去。”

八七年的铁道部远不像后世那般保守、顽固,很有些海纳百川的姿态,铁道部高层甚至还在考虑引进外资加速国内的铁路建设。

“这些年车厂挣扎求存,在路外积累了不少人脉,燃气轮机车的技术来源。资金来源刘部长和赵总师放心,只要国际形势没有重大变化基本是板上钉钉。”

八十年代的港澳侨胞还是非常吃香的,这种大事在刘智高、赵铁民看来,梁海平不可能信口开河,两个人哪能想到。和他们打交道的根本不是眼下还十分憨厚、直爽的梁海平,而是奸猾似鬼,胆大无比的梁远。

该交换的意见都交换了,双方也没有根本性的分歧,谈话的气氛越发融洽起来,梁海平又乘机述了一顿车厂的苦楚。刘智高和赵铁民也大义凛然的表示,对车厂未来的工作一定多加指导,纳入到铁道部的发展规划中来,未来车厂再引进国外先进技术,部里一定大力支持云云。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神医狂妻:国师大人,夫人又跑了(神医如倾) 神话基因 重生之末世宝典 特种兵之种子融合系统(从火凤凰开始的特种兵) 六州歌头少年志 最狂弃少 快穿之御夫手册 克隆人之末日曙光 踏天穹 神级龙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