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谁说文宣战五渣(4/5)
一般来说,想获得透平类发动机的维护能力,最现实的方式就是自己变成透平动力的生产厂家,正是这种极高的维修、维护技术门槛,使得后世罗罗、、普惠三大动力巨头每年数十亿美元的利润中,超过八层成皆来自于售后服务,因此尽力使自家产品应用在更加广阔的行业上才是动力巨头们盈利的终极方式。
当然,某人念念不忘的燃机免费维护属于透平行业里的核武器,一旦放出去绝对是一起玩完的大杀器,搞不好整个行业都有重启的危险。
几人闲谈间,新闻联播无比熟悉的旋律准时响起,在罗京按部就班的介绍完国家领导人的去向之后,第一条实事新闻就是铁道部突破了高速铁路200公里/小时的速度关口。
“今天下午一点零七分,在哈大铁路辽宁省内的林盛堡段,盛京铁路局本溪列车段所属的长征三号燃气轮机车创下了时速202.17公里的速度记录,正式突破高速铁路200公里/小时的速度关卡,标志着我国在高速铁路领域获得了重大突破。”
电视里,罗京富有磁性嗓音在播报这条新闻时略显清扬。
人生在世的生存基础,无非是衣、食、住、行四个字。
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高速公路网络在共和国版图上略等于无,民航基本还是各单位一把手、二把手的专属事务,只有铁路,才是庞大的共和国民众、一般公务人员出门时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
已经掉进这个世界三年多的梁远,完全可以理解罗京语气上的轻微波动,可以说铁老大的赫赫威名基本都是在这个年代积累下来的。
“在新中国成立不久,中央下定决心要把铁路修进西藏,长征燃气轮机车项目是青藏铁路计划中十分关键的一环,从六十年代起,中国铁道部开始研制适合运行在高原地区的燃气轮牵引机车……。”
伴随着罗京的解说,电视上,铁道部当年研制长征一、二型的相片和两车试车时影像快速闪过。
“长征一、二号原型车皆毁于大火,面对这种无比艰难的局面,铁道部决心迎难而上,在东北机车厂继续开展燃气轮机车的研制工作……从1964年在图纸上画下第一笔痕迹算起,广大科研工作者在燃气轮机车上奋斗了二十余年,终于奠定了长征三号成功的坚实基础。”
看着电视上长征二号烧焦了的残骸,迅速换成迎着午后斜阳呼啸而来的长征三,梁远整个人都要呆掉了……,铁道部的文宣太给力了,这段新闻要奋斗有奋斗要煽情有煽情,简直绝了。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