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巨变之始 (十二)(2/5)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人生在世,大不易,论行别论心,真论心谁都活不下去。
未来互联网时代也有句很深刻的名言叫做千万别考验爱情,也别考验人性,好比后世贪官犯事之后总是痛哭流涕的说什么我辜负了xx的教导,没经得起酒色财气的考验云云,每遇到这种情况梁远就觉得事情异常的荒谬,为人民服务为什么一定要经得起人性的考验呢,从管理学的角度出发设计一个不考验的监管方式很难么?
同样,按梁远的世界观,共和国这段搞导弹不如搞茶叶蛋的历史本应该是共和国建国史上的大耻辱,如果真是建国初期经济能力属实不行也就算了,改开后有人废除了共和国第一代总理定下的领导干部去食堂吃饭必须花钱点餐,转而推行什么四菜一汤的简餐之后,共和国的三公消费开始以一种瞠目结舌的速度上升。
然后一边吃得油头滑脑肚皮滚圆,一边号召科学家安贫乐道仰望星空,一般来说但凡有点良心的大概都会愧疚不安,而不是沾沾自喜的对什么安贫乐道进行大张旗鼓的报道与宣传。
因此就算梁远早就知道郭万君叛国,但对比那些吃得油嘴滑舌的为人民服务群体,无所谓的恨意和道德上的鄙视感梁远实在是建立不起来。
只不过梁远万万没想到的是,熊伟信都没调查,只看资料就吓出了一身冷汗,如没梁大仙假借史塔西的文件袋出具了那个关键环节的证据,在去年全国都乱糟糟的大环境下,一场不大的火灾很容易会被看成一起独狼性质的意外事件,真没什么可追究的,总参那边毫无感觉也挑不出什么错误,毕竟真正的反谍工作是需要依靠理性、逻辑和证据的,而不是某人那种扔灌水银骰子般的作弊。
虽说梁远是抱着治病救人的态度,但既然已经病入膏肓甚至最后一口气都咽了大半年了,梁远也不觉得郭万君还有啥抢救价值,有些事一旦做下就不会有获得原谅的机会。
问题在于事后的处理上梁远和熊伟信起了很大的分歧,按惯例这种大事要把郭万君和那位接头的都逮起来,然后彻查掀起大整顿的。
不过梁远对掀起整顿这个不反对,但对逮郭万君和沃卫寒十分反对。
在梁远看来,掀起整顿的理由简直太多了,实在不行随便泡制个其他部门的人员泄密案,连同郭万君在内一起按保密的管理条例过筛子,国安精英无数反谍经验也无数想来从逻辑上设计个找到蛛丝马迹的问询方式不会太难。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