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巨变之始 (十九)(3/5)
对于联邦德国来说,被踢走的远嘉就是面对这种情况的最佳解药,只要远嘉不向民主德国供货就什么烦恼都没有了,届时苏联红军怨气再大也怨不到联邦德国头上。
问题是联邦德国凭什么说服远嘉放弃目前向民主德国出口的丰厚利润,转而为联邦德国的统一大业服务。
四十亿的设备订单已经证明了哪怕没有联邦德国这边的走私纺织品利益,和民主德国的贸易本身对于远嘉也是有利可图。
“大少果然当的起深谋远虑这四个字,我前些时还觉得从民主德国进口大批的工业设备是不是有些亏,现在看大少这批设备订单果然带着不一般的意思,怕是联邦德国从这批设备订单里已经认识到,我们哪怕丢掉那条纺织品走私通道也完全有能力和利益动力来继续维持民主德国这条贸易线路。”
刘文岳这次可真想多了,某人动用大批东德马克进口设备,除了攒下的东德马克数量巨大之外,剩下的理由就是为了民主德国解体做准备。
毕竟将来挖人也好,收购设备也好,整厂搬迁也好,都需要做大量的接触工作,这次设备大采购就是提前铺设渠道建立人脉,从更大的角度考虑一旦两德合并,相关企业完不成设备订单远嘉也算是占据债权人的有利位置,获得大义在手。
“老刘,这次给你带话打算请我们回去的是谁?”
虽然事情不是那么回事,不过手下拍马屁梁远也没办法去揭穿,只好转移话题了事。
“还是那位冯·海因里希伯爵。”刘文岳笑着说道。
“不用和德国人客气,当初就已经摊开谈过了,德国人期盼统一的小心思我们早就了如指掌,我们唯利是图的形象估计也在那边建立起来了,你就直接和德国人说,收购之后你让我滚,我滚了,现在你让我回来,对不起,滚远了。”
对于梁远这类奸商来说,世界上最爽的事情就是有客户对一件商品付两次钱,现在联邦德国就面对这种情况。
听着梁远这扯淡的俏皮话,刘文岳好悬没笑岔气,当即表示就原封不动的这么说。
由于海外蓄意拖拉的缘故,目前距离远嘉提出引进2.0微米的晶元制程技术已经接近一年半了,以电子产业的发展速度而言,新一代制程技术下线应该就在年内。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