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风雨汇江南 (三十一)(2/5)
“就算不来堵苏总,你也得过来看看港基集电这边的现场是哪个大佬负责,跑跑关系什么的,届时你自己去看一眼我说的那对小姑娘就会明白我话里的意思的。”
听宋佳霖谈起自己关心的东西,周真立马把杂七杂八的马屁心思收好,问道:
“宋处,能不能提前透露一下,今年港基集电那边哪个大佬过来负责青科赛现场?我在会务文件上翻了好久都没看到这方面的消息,去年听说是数字芯片研发部的女大佬王欣?”
有趣的是关于大佬这个词,终于被梁远给提前炒热了,某人和港基集电开会聊天时经常用大佬来形容牛逼到爆炸的技术骨干和远嘉大会议成员。
一部分是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一部分是高技术文化必然向低技术文化扩散渗透,结果就是大佬这个词汇的代指意义,随着港基集电在技术领域的崛起,开始缓缓在行业内部扩散,用来形容在技术或是管理方面牛逼闪闪的高光人士。
随着汉字寻呼机的持续热销,港基集电的企业声望一涨再涨,国内电子产业的相关人士都对这家三年不鸣、一鸣惊人的企业好奇到了极点。
电子行业内部关于港基集电高管和技术大牛的段子简直多的数不数胜,这类消息也是电子行业内部人员聊天打屁时乐于讨论的核心话题,以汉字传呼的火爆程度和高利润而言,不论谁和大佬搭上关系都意味着是一场财富上的暴富。
作为在海外读了七八年书的宋佳霖,自然在电子领域有着远超普通人的敏感,宋佳霖之所以分手后对周真还有些少许怨念,更多的时候不是抱怨周真和牛娇娇走到了一起,而是觉得没能通过令光光搭上港基集电这条线才是最大的遗憾。
相比普通人来说,令光光的行动力还是蛮强大的,从沈城回来之后,被双胞胎有钱微微刺激到了的令光光,开始寻找适合自己课余时间创业的项目,对于儿子的主动上进,吴丹杏自然是十分的支持和高兴。
经过大半个月的挑选,视野宽广做过国际交换生的令光光,把目光放在了日新月异的电子产业上。
令光光比两个丫头大三岁加之上学早的缘故(注1),今年刚好是考大学的年纪,就在不久前令光光也赶了出国留学的时髦,申请了哈佛大学的预科。
当然,这年头的共和国绝大多数人压根就不明白所谓的大学预科到底是个什么货色,还以为令光光已经被哈佛大学录取,吴丹杏很是收割了一笔赞誉的人气。
由于中美大学巨大的教育方向偏差之故,令光光选择在电子行业创业,也是为了在预科课程结束之后,提高自己申请哈佛大学通过率的有效方式。
毕竟,电子产业哪怕在国际上,也是顶级的尖端产业,一个在顶级尖端产业创业有成的青年,想来哈佛也会喜欢这样的前卫精英进入自家的校友录。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