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瞒天过海 (三十一)(4/5)
“陈晨你在科技园呆了不少的时间,对于那边的技术水准来说,近的都出来了,远的还会远么。”
“既然结果已经出来了,设备撤回去吧,按这份托马斯报告里的愤怒程度,那边肯定还会来小组复查,我们这东西全球独一份,设备回国了让他们抓瞎内斗去。”
作为一线测试单位,拿到了结果的翁承基决定结束实验。
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梁远这种货色身边呆了两年之后,当年那位面色黝黑一笑起来憨厚得露出八颗洁白牙齿的南子岛淳朴渔民,彻底的一去不复返了。
隔日的隔日,在港岛呆了三天三观差点被重塑的宁安民从启德机场启程回国,熊伟信则极为低调的从罗湖口岸进入到港岛。
怡和大厦顶楼,一间顶棚低矮得仿佛十八世纪,木质帆船时代船舱的酒吧里。
熊伟信和庄天乐隔着一个高脚凳,分别坐在弧形吧台靠窗的一侧。
“小庄啊,我们这边经费有限,要不是借着怡和的地盘沾着你们这些大老板的光,可来不起这么高档的场合消费。”
一口焖掉不知道哪个年头的拉菲,熊伟信满足的叹了口气,觉得梁远这个新办公区域里,就这个怀旧的酒吧合自己的心思,其他的风格看起来实在是太未来了。
“熊局,您就别拿我们这些边缘人来开心了,就凭那艘50节的渔船,我们哪敢在熊局身前叫什么老板。”
看着熊伟信把酒喝掉了,庄天乐也干了杯中的红酒,红酒的味道是一点都没品出来,庄天乐到是觉得自己的苦胆似乎掉在刚刚喝掉的那杯酒里边了。
原本这次来港前,庄天乐的心情一直是很美丽的,自从被某个不知名的大佬从北美捞出来之后,庄天乐就觉得自己已经走上了人生的高速公路。
最近这几个月,韩道本和庄天乐两人被塞了数场讲座和培训,原本两个彻底的通讯行业门外汉,硬生生的被塑造成了可以蒙蒙外行的业内人士。
通过讲座和随之附属的调研,韩道本和庄天乐明白港澳台加上新加坡,这四个地方的传呼总容量大约在千万台级别。
如果运作得好了,汉字寻呼的市场容量最少也可以占半壁江山,更何况除了汉字寻呼,港基集电的数字寻呼一点都不弱于海外的大公司。
这块市场哪怕占上三成,每年光年费收入就是十亿港币的级别。
最重要的是前期有港基集电的赊售设备支持,两人完全可以快速的在港岛和4v全境布局甚至直接将港台联网,然后依靠港台辐射东南亚,进而打造东南亚区域跨国性质的通信集团。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