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深海潜水器(4/5)
除了别有用心的梁远,这世界没有任何一个其他投资人,会对海底七研发部门捣鼓的用退役核潜艇做深潜设备中继平台这一技术构想有兴趣。
能不能买到先不说,就算能买到,退役的核潜艇再不值钱也得要五千万美金起步,如果在加上改造费用整个项目两亿美元能不能打住都在两说。
这年头有两亿美元投点啥不好,核潜艇大幅提升深海施工效率又是个什么鬼?石油平台三年出油还是一年出油有什么区别么?
资源就在那里放着,肯定不会长脚跑掉,不论你施工工期几年,资源本身都不增不减,在石油开采的成本中,人力成本可以说是项目成本开支中占比最低的那类。
如果抛开行业现状与投资效益,只从提升生产力的角度考虑,海底七的核潜艇中继平台计划是个十分优秀的深海平台类装备开发计划。
人类在装备辅助下的潜水极限是701米,超出这个水深只能靠深潜设备,三大潜水设备中自治型设备多用在探索方向而非施工方向可以忽略不提。
<v)还是主流的缆控潜水器rov,中继平台所能起到的重要作用甚至可以用决定性这个词汇来强调与形容。
相对广阔的海洋,深潜设备那点自航能力完全可以看成零,因此携载潜水器的母船是必备的配置。
不管有人没人,所有的深海潜水设备都受制于空间有限,如果潜水器自身搭载能源则续航有限,如果潜水器采用线缆供能和实时数据传输则严重受制于缆线长度以及母船海况。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