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制程路线之争 (上)(2/5)
因此实现摩尔定律的前提就是减小k1、λ的数值,搞大na的数值。
相比磨镜头这种比较坑爹见效很慢的耐心活,缩短光的波长就成了提升光刻机精度最为直接也最为优先的手段。
早期光刻机土鳖的很,基本都是从电影摄像机上改造出来的,曝光光源也比较奇葩从光谱红外端到近紫外段用啥的都有,
不过随着摩尔定律的生效,光源迅速从红外端向紫外端移动,镜头也迅速超越了电影镜头所要求的精度,越来越专业加工越来越难。
时间到了八十年代,光刻机的主流光源开始使用高压汞灯,其波长为365n产业界管这玩意叫~ ile。
九十年代初期,光刻机的精度进入到1.0微米以下之后,高压汞灯所的356n波长就显得很大了,因此krf 激光器成了光刻机的主流光源,其产生的248 n波长的光源足够把晶圆生产线的线宽推进到纳米时代。
九十年代中期,随着晶圆生产线线宽的进一步降低,193n波长的 duv 激光开始崭露头角,duv激光也是著名的arf准分子激光,包括治疗近视眼手术在内的多种跨行业工程应用都使用这种激光,相关激光发生器和光学镜片等技术都比较成熟。
在电子产业庆幸193n光源由于应用范围极广导致研发成本降低的愉悦压根就没享受几天,光刻光源的缩短之旅直接被卡在193n无法进步。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