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天助蒲秦军 真我知己也(3/5)
一则,没有擒获慕容瞻;二来,慕容瞻用兵有方,不但会进攻,也会组织撤退,他帐下的精锐部队,大多跟着他成功撤走了;三者,在慕容瞻撤退后,秦将雷小方率本部紧追不舍,半道上反被慕容瞻临时布下的伏兵杀了个惨败,雷小方差点被魏军生擒。
总而言之,孟朗这场仗,肯定是胜利,但慕容瞻也不算完全的失败。
两人这番交手的经过和两人临敌对策的能力,通过此道情报,深深地刻入到了莘迩的脑中。
在这场仗中,虽然孟朗是胜利者,但给莘迩印象更深的,却是慕容瞻。
慕容瞻的冷静、料敌如神的预先设伏、撤退时的有条不紊,都让莘迩赞叹不已。
此情报与前道秦魏上党、太原之战的请把,都是唐艾给莘迩送来的,唐艾时在堂中。
莘迩感慨地与他说道:“慕容瞻此战之败,非其不如孟朗,观其忍气、用兵,皆无愧慕容氏名将之称。他之所以败,不是因为人力,是败在天时,慕容氏尝行变革,试图效我唐制,可最终仍是复辟胡制,抱残守缺,残虐百姓,反观伪秦,蒲茂重用孟朗,学我唐制,外示宽仁,今而小有兴盛气象,伪魏已衰於伪秦,纵慕容瞻才华横溢,军略冠世,亦难挽伪魏颓局了。”
唐艾对政治不感兴趣,但眼光、见识是有的,对莘迩的这几句话深以为然。
由魏制、秦制、唐制,莘迩联想到了他现下正在定西大力推行的各种新政、新制,不禁心中想道:“无论治下的民口、还是军力,鲜卑魏俱强於氐秦,而因其制落后,洛阳、上党、太原、贵乡诸战,却都败於秦。
“定西地贫民少,我要想凭此一隅之地与秦争雄,能走的路只有一条,便是要把我定西之制,领先於秦。武举的文考已经确定,西郡等地的中正也要么已换,要么将换,离我正式开科举的时间更近了一步,可喜可贺,但开科举此政,是对门阀政治的彻底颠覆,牵涉面太广,事关重大,急切不得,在此之前,我却还是集中精力,先把郎将府、勋官制、释营户为编户齐民等已有的诸政,全面推行开来!至少借助此数制,将我定西军队的战斗力先再上一个台阶!”
因秦军在河北的节节胜利,而给莘迩带来的“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之日渐加剧,於八月初,又一道河北情报送来的时候,到达了一个顶峰。
这道情报是:蒲茂攻下黎阳。
黎阳郡的魏军守兵主将是慕容武台,因为此郡处在蒲茂主力的正前方,后边就是邺县,故是身在邺县的慕容权,给了慕容武台最大的支援,这也就导致此郡远比上党郡难打,亦比贵乡郡难打,蒲茂攻打黎阳的此战,头尾加在一起,足足打了将近一个月。
打的时间虽然长,但收获也很大。
慕容武台的主力被蒲茂部给以了重挫,慕容权派去黎阳郡的援兵也基本被蒲茂部全歼。
亦即是说,此战的胜利,不仅是秦军打下黎阳的胜利,而且还大大削弱了邺县的守御力量,极大地减轻了秦军攻下邺县的阻力。
看完这道军报的当时,莘迩就断定,秦军围攻邺县的日子马上就到了。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