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4、赵二,咱回家了!(2/5)
当日,老迈的太常卿将纪念碑建设的事情交给了正五品的太常寺丞。
而拿着圣旨,走出太极殿的唐河上终于觉得心没有那样忐忑了,提议几个伙伴们一起将十四个阵亡的兄弟送回家去。
......
雍州府,泾阳县,距离长安一百三十余里,县里有一座小村落,同大唐绝大部分的村落一样名称以姓氏冠名。
这个村落姓“赵”。
并未出过什么了不起的人物,甚至连一个读过书识得字的人都没有。
村里的人,在大唐均田制下,开荒中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十月二十七日,依旧是雨夹雪。
申时,老赵头正带着村子里的劳动力挖田埂修水渠。
来年春雨一下,这些水渠就能成为灌溉田地最好,也是唯一的手段。
突然,村口一阵闷响,十匹骏马五名身穿将官甲胄的队伍出现在了老赵头和村民的眼中。
作为村长,老赵头并未看见过这样漂亮的甲胄,哪怕是府兵征兵的时候,老赵头也只看过半鱼鳞的皮甲。
对比之下,老赵头很快就分辨出来,眼前的五个将领肯定比当时征兵的半鱼鳞甲要更高级!
老赵头一边快步迎了上去,一边用衣袖擦拭脸上的泥土,可不能给贵人们留下不好的映象!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