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1、不看了,心态崩了!(3/5)
杜荷郑重道:“但是,我敢保证,这些课题都是咱们学生自己想出来的。诸位可能不知道,长安学院除了学习知识,还鼓励大家实践。诺,那个马车的构想是秦怀玉想出来,只是在选材料的时候,山长给了些建议!农具是平民班级的学生想出来的,他家每年耕作的时候他爹都很累,他的目的就是想看看能不能帮帮他爹!还有,这蒸汽机,是我自己想出来的,而且整个研制,山长没给任何意见。你们或许不知道,山长自己也弄了一个蒸汽机方案,比我的好多了,估计用不了多久,你们就能看到成品!”
听了杜二郎的话,有人就问道:“既然唐山长都弄出更好的了,那你为何还弄这个差的?”
“别人家里吃肉,你家里只能吃糙米,你就不吃饭了?”
杜荷摇了摇头道:“学习也是一样,现在我的东西比不过,只要我努力去实验,总有一天我的东西会超越山长!就像只要你们努力科考,终有一日,你们做官了,生活会比曾经羡慕的人更好!”
咱们居然被一个娃娃给教训了?
可是为何他说的话辣么有道理?
苦笑之中,读书人被带上了二楼,却也正是因为杜荷的话产生的冲击,几乎没有一个读书人认真在二楼倾听余苗的讲解。当然,或许这也和读书人们打心眼看不起余苗这种商贾子弟有不可或缺的联系。
读书人们一叶障目,可朝堂重臣们并不会,尤其是唐俭这个民部尚书!
翻开一个课题本的第一页,上面写着一句话“供求关系影响物价的上涨和下降”!
这......!
唐俭毫不犹豫地认真继续看了下去,通篇篇幅很长,可最精髓的就在最后一句,“供应跟不上需求,物件的价格就会上涨,反之,物价就会下降!”
这是几个十多岁的孩子得出的结论?
说实话,哪怕这些孩子是自己儿子的学生,民部天官都觉得太不可置信。
可是,再看着一个个建模,看着黑板上一项项数据,唐俭心中的怀疑开始动摇。
“怎么了?”
一旁的戴胄看着老唐同志有些愣神,情不自禁问道:“莫非在你儿子学校里,你还会有什么感到惊讶?”
唐俭没有回答,只是将手里的小本子交给了戴胄。
“卧槽!”
曾经做过民部尚书的戴胄怎么可能看不懂这些简单的经济学术语?他情不自禁脱口道:“这些推论若真的只是娃娃们做的,那么你的民部应该破格提拔了啊!”
破格提拔?
有这么厉害?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