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东瀛的儒学者(4/5)
“林罗山,这是我们中原前来东瀛定居的儒者?”沈犹龙听到这个名字,与汉人取名简直一模一样。
“此人是东瀛的京都人士,并非华侨,林属于东瀛少数的单字姓氏,仅仅是树木之意,并没有特别的起源。”大玉儿解释道,“此人的老师藤原惺窝也是儒学者。与高丽独尊儒术不一样,东瀛的儒家依附于释家,但是他老师和他先后离开释家,以程朱理学作为统治思想。他的老师是第一代幕府将军德川家康的老师,而他本人是第三代幕府将军德川家光的老师,幕府的相关政治、公文文书起草他多有参与,还编撰东瀛的史书。此人对于儒学极为推崇,还一度想要西渡到中原求学,可惜帆船在中途被暴风雨摧毁。”
“没想到在东瀛还有儒学者。不知道此人对于我们行省衙门的态度如何?”沈犹龙颇为感慨,东瀛的战国时期人人在乱世中求得生存,更加倾向于追求来世的释家,但是天下太平之后,幕府想要稳定的统治,又开始推崇更加注重社会秩序、伦理纲常的程朱理学。
“此人自然是极其主张儒学,平时也穿着儒者的服装。虽然他是德川家光的老师,但是更加偏爱宋儒的著述,对于‘理’和‘气’的研究穷极其一生,他是不反对儒学入主东瀛。但是为了获得他所代表的东瀛儒学者对我们新官府的支持,我们费了不小的力气。”大玉儿知道情报处在费力地拉拢林罗山为代表的儒学者。
对这边的统治不止是拥有武力作为后盾即可,还要在意识形态上拉拢当地的知识分子。东瀛当地的儒学者以儒学的发源地为根源,拉拢他们对于推广汉文化有相当大的帮助。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