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八章 治大国如烹小鲜(2/5)
约翰不认为自己已经这么强,就能够对所有人生杀予夺,天底下那么多贪官,杀也是杀不完的,何况他也没法保证新提拔上来的官员不贪。
那么就不如维持现状,然后等自己大权在握,有资本搞改革了,再一点点釜底抽薪,削弱官僚的权力,加强监督和贪腐的成本,这样自然而然的就能减轻贪腐的现象,完全海清河晏不留一滴泥沙是不可能,但是做到每个王朝初立时期那种相对清廉还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治大国如同烹小鲜啊!”
约翰明白自己急不得,心急很容易把好事办成坏事。清末的戊戌变法就是因为小皇帝光绪太心急,太想要掌握权力,最终导致变法失败,多少人人头落地。
在约翰看来,有时候道家的理论要比儒家更擅长治国,孔子都拜过老子为师呢!
而且道家理论尤其擅长无为而治,也就是潜移默化的达到目标,而儒家以礼为核心,有时候太过死板不知变通,没见后世历朝历代儒家治国那一套大多都是外儒内法,拿人家法家的理论来用的吗?
而且儒家和道家的很多理论都是想通的,这也是很多文人高官在非办公的场合,都喜欢穿道袍的原因所在。
因为这些,对于那些实权贵族们,约翰才暂时没有任何动作,作为与约翰既对立又互相依凭的存在,虽然他知道这些贵族的身份都是依仗自己的册封才名正言顺的成为贵族领主,但是如果逼急了他们,这些原本就是地方军阀的贵族也不会介意抛弃贵族身份,驱逐自己这个国王,将海加尔重新归于共和制国家。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