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邀月楼(三)(2/5)
在洛河两岸,流传着一个脍灸人口的洛神宓妃的故事。
洛神名为宓妃,原是伏羲氏的女儿,因迷恋洛河两岸的美丽景色,降临人间,来到洛河岸边。那时,居住在洛河流域的是一个勤劳勇敢的民族,有洛氏。宓妃便加入到有洛氏当中,并教会有洛氏百姓结网捕鱼,还把从父亲那儿学来的狩猎、养畜、放牧的好方法也教给了有洛氏的人们。
这天,大伙儿劳动之余,宓妃拿起七弦琴,奏起优美动听的乐曲来。不巧,这悠扬的琴声被黄河里的河伯听到,这个浪荡公子便潜入洛河,看到宓妃,一下子就被宓妃的美貌所吸引。于是河伯化成一条白龙,在洛河里掀起轩然大波,吞没了宓妃。
洛神故事美丽凄婉,流传至今。
天淮百年前曾有一个名声响彻一时的乐师,自称曾于梦中有幸见过洛神一面,从此日夜思念,食不知味,夜不能寐。
后来,便将自己于梦中所见洛神之景,跟自己的一腔仰慕之情谱成了曲子,取名《洛神赋》,此曲一出,便在当时的淮京盛极一时,不少舞坊乐坊都争相学习弹奏此曲,这曲子便一直绵延至今。
锦绣缓缓地弹着,洛神赋曲调悠扬,音律先是轻快的欢喜之意,接着音律一转,便又透露着无边的悲伤和思而不得的遗憾之情。
锦绣的琵琶技艺在邀月楼无人能与之相较。
江玥眯眼静静听曲,曲子中的遗憾,忧伤之意化作一声声拨弦声,缓缓袭来。
前世今生,十年蛰伏谋划,终于得偿所愿之后又莫名身死,本以为魂归黄泉,可上天眷顾,一朝重生,一切从头开始。
但重生以来,日日如履薄冰,沉思谋划,夜里每每深眠,就会想起前世经历过的痛苦不堪的一切。
有不甘,有心痛,有庆幸,这百般愁绪,被这一首《洛神赋》,尽数勾了出来。
曲能通人心,果然不假。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