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陈寿录篆三国志(2/5)
“一路小心,我等你回来。”孟伊宁温柔的说道。
刘瑶只是点了点头,这次的出使很是仓促寒酸,他完全却没有任何准备,草草的收拾了行囊便骑着快马向军营走去。
单让他自己出使肯定是不安全的,刘瑶也比较惜命,一直以来都是陈佘在身边做护卫,但陈佘在江由城也立了挺大的功劳,明天朝会陛下肯定会对陈佘进行封赏,再让陈佘留自己身边就有些不合适了。
所以刘瑶打算去把文鸯叫过来在身边护卫,文鸯暂时只是军侯,没有任什么重要军职,把他调来没有任何影响。
临走时刘瑶对着府里的月影再三吩咐,不管在外面得到什么消息,都不要告诉孟伊宁,尽量把孟伊宁留在府中不要让她出门。
尽管月影很是不理解,但她还是点点头答应了刘瑶。
这天夜里,陈寿在自己府中静坐着,他一直有一个梦想,将这个纷乱不堪持续近百年的三国历史记录下来留给后人,尽管现在只录入了蜀汉的志载,将来有一天天下一统,他会去考察魏地和吴地,把所见所闻都录进他的书里。
陈寿小心翼翼的掏出了一份崭新的竹简,用刀笔深深的在上面刻下了“三国志蜀书刘瑶传”
“蜀主二子瑶,少时中庸,授安定郡王,炎兴元年,魏伐蜀,蜀主降,瑶脱困力挽之,于南中借兵,号姜、阎勤王,终复汉庭,瑶授秦王,时岁廿四。”
记录完这一段,陈寿满意的点点头,他打心底对蜀汉这个政权是不抱有希望的,在他的书里打算奉魏为正统,因此将西蜀汉国仅以蜀作称呼,蜀是魏吴两国对季汉的蔑称,陈寿也不敢让其他人看到,将来不管谁一统天下,他都要这样按照本心记载。
次日清晨,成都城气温骤降,罕见的飘起了鹅毛大雪,孟伊宁在安定王府看着外面从未见过的景象,兴奋的像个小鹿,她在南中哪里见过下雪。
站在雪地中,手里接下一片晶莹剔透的雪花,自言自语道:“也不知道他走了没有,这么大的雪,去东吴又那么远,他该怎么走啊。”
刘瑶在军营中冻的不禁打了个喷嚏,对着身边的文鸯说道:“这该死的鬼天气,不能等了,我们现在启程,雪再下大一点不好出行。”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