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教书匠(2/5)
吕开妍和寿康公主都捂着嘴笑了起来,高媛也忍不住笑了:“放心吧,我没那么小心眼儿。小大师都说了,多做善事运气好,我就当做善事了。血缘毕竟在这儿摆着,那边也都没人了,还有什么放不下的?”
她的心结解开,笼罩在一家子心头的乌云顿时消散,重新其乐融融起来。柴伐北趁机提出他要连柴雨晴一起教了的事情,高媛无可无不可。
柴文道便问道:“你今日去那边,看着情形如何?”
柴伐北摇头:“一团糟,不提了。”转头问高媛:“娘,我能让直哥儿到咱们家来吗?”
高媛先问:“你看着,他对咱们可有怨怼?”
柴伐北道:“如今看着倒是没有,张家那边的下人这几年也被清理得差不多了,他基本上长在前院,就连晴姐儿的院子也是紧挨着前院的,想来也是不胜其扰。”
“那就好,你们毕竟是兄弟,你又是做大哥的,那边实在是没有什么亲戚了,也就是咱们这边还能有你们俩可以亲近,随便你们吧。”既然放下,那就彻底放到底,接受一个孩子和接受两个孩子并没有什么不同。更何况直哥儿就算是来了,也不会常到后院里来。
柴伐北没想到她真的就这么放下了,到底还是又观察了两天,见她待柴雨晴挺和蔼,还给了礼物,这才放心地去跟柴文远说,高媛同意柴友直到他那里读书了。
柴文远对高媛的人品是信得过的,对长子的学问更是信得过,回家和柴友直商量了之后,干脆把家里的先生辞退,给他安排了车马,每日早出晚归地去公主府上课。
柴伐北就这样在家里当了教书匠,学生身份不一,所学的内容自然也不一样。首当其冲的是自己的亲媳妇儿,这个是要以书法和绘画为主的,方便不时握个小手培养夫妻感情;其次便是柴友直,这个不用科举,也是十二岁的少年了,授课内容便以人情世故为主,免得将来守不住家业,还得给他加上习武课;排在第三的是柴雨晴,这个可以和寿康公主归到一起,绘画不着急,先把那笔字练好了再说;最后才是彧哥儿,却也是柴伐北最看重的一个。这个虽然年纪小,可将来是要走科举的路子的,一丝一毫都不能马虎,算起来居然还是在他身上消耗精力最多。
手忙脚乱了一天之后,他就找到了偷懒的方法。书法和绘画是可以同时进行的,彧哥儿也不能读死书,他才三岁呢,很多东西并不着急学,还是以兴趣为主。讲解文章也以典故为主,他见识广,嘴皮子又利落,讲个典故能讲出茶楼说书先生的范儿来,别说彧哥儿这几个学生了,就连在外头伺候的下人们也听得津津有味,出去还能跟外人显摆一二。至于体育课,更是可以一起学,直哥儿要蹲马步射箭打拳,其他几个在一旁加油助威就好,彧哥儿还可以帮着这个新来的哥哥递根箭羽什么的,晴姐儿便自告奋勇地接过了端茶送水递布巾的任务。至于寿康,别老坐着,起来走走对身体好。
当个先生很好啊,这是柴伐北当了几天先生之后,得出的结论。他说什么他们就信什么,不管是给晴姐儿写字帖还是把着寿康的手画画,都能得到无限信任和仰慕的眼神。随随便便讲个故事,就能得到大哥懂得真多的惊叹表情。等在校场上射箭扔飞镖,几个人的鼓掌声都能传到三里地之外去。
柴伐北当先生当得十分自得,每天放了学之后,还追到高媛的院子里去继续逮着寿康做额外辅导。同样跑来的还有柴文道,那个是来辅导儿子的。
晚上就算是点了七八根蜡烛,高媛也不让他们看书,这是他们家的老传统了,叔侄俩的课外辅导就以讲解为主,各有偏重。高媛见他们一人占了一间屋子教各自的学生,越看越觉得其中一对不像是在做正事。
这自然是柴伐北和寿康了,寿康自从跑到前头去上课之后,对柴伐北景仰之情如被狂风卷起的花瓣一般扶摇直上,只觉得他简直全身都散发着无上的光辉,得到他一个赞许,比吃了蜜糖还要甜。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