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浮漂灵敏度的秘密(1/5)
“首先一点,给大家说说选漂的标准。选漂,首要的考量是看的清,目前市面上的漂尾从0.6081.0不等,还有圆尾,扁尾之分,大家能用到的,一般情况下,市面流通的浮漂多以1.0毫米比较多。竞技比赛当中做钓小鲫鱼因为竿子短,用的会细一些,0.5? 0.6等偏细的漂尾居多,根据个人的视力进行相应选择。
除此之外,第二个考量是浮漂的吃铅量,最低底线为能抛的出杆去。
在这之后,才需要考量浮漂的灵敏度跟漂形等细节问题。”
“报告,照您这么说的话,浮漂灵敏度跟漂形就不重要吗?”钱进忍不住又举手提问了。
杨文简微微摇头,说:“重要,但是重要性要排在我说的这两个基本原则之后!
我知道大家可能一时间意识上接受不了,但这是事实。
最简单的道理,看不清浮漂,就算再灵敏,也没有任何意义。
同样道理,如果吃铅量太小连抛竿都困难,也没有精准可言,东一杆西一竿,窝子做的太散。对钓鱼这件系统工程同样没有意义。”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