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三章 我是个守门员(3/5)
年轻的天才在欧洲足坛总是受欢迎的,但很难包括一个门将。
“他太年轻了!”
“他需要证明自己!”
光是这两句话,就至少可以让一名有资格在豪门立足的守门员在其它小俱乐部的一门和二门之间起伏五年左右。对一个刚刚登录意甲的年轻人守门员来说,他的职业生涯才刚刚开始。
就像荷兰门神范德萨,他虽然一直是荷兰队主力门将,但当他去富勒姆的时候,谁都以为他的职业生涯到了终点。
而老爵爷慧眼识英才,直到他35岁的“高龄”才把他招如麾下,并且成就一代门神加冕之旅。
对今年才20岁的欧楚良来说,后面还有好长一段路要走。
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看台上的捷克球迷抱头,再次陷入了失望。
主队虽然少一人作战,但是创造的机会却不少。但哪一次,都被对面那个守门员扑了出来。
久而久之,这些球迷中,有些人竟然有了斯德哥尔摩效应。他们不再为主队的进攻喝彩,反而开始为欧楚良的扑救而欢呼。
在他们看来,如果球队输给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球队和小守门员那才是耻辱。但反过来,球队如果输给了一名世界级门将呢?
他们有的人把欧楚良当成一个世界第一的守门员,还有人把欧楚良幻想成守卫地球的和平使者,甚至有人把欧楚良当做保卫人民的超级英雄。在这些人的极端想法中,欧楚良要么是一个“世界级难题”,要么就漏球给捷克前锋。反正无论哪一种,他们都欣然接受。
但不可否认的是,欧楚良在欧洲人心中的高大伟岸形象,第一次是在捷克人心中生根发芽。
惊魂过后,拉德打出了换人牌。用李金禹换下马鸣宇,加强中场的控制。
而捷克那边也因为体力的原因,换上了一名后卫卡雷尔.拉达。这是一个接近190的大块头,身体强壮、防守凶狠,最重要的是,看上去威胁十足。
但捷克主帅换他上场却是无奈之举,场上,捷克队的进攻体系都是由后场球员支撑。他们拼劲全力拼抢,才有内德维德等人的犀利反攻。
如果不是因为一开场少打一人导致后防线队员体力极速流逝的话,捷克队主帅布赫林这会儿换上的至少是一名前腰。
“希望中国人还想再进一个吧!”布赫林长叹一声。
他只能把球队赢球的希望放在对手身上。
无论是内德维德还是波博斯基,这些球员在本场比赛的表现已经足够好了,甚至称得上平均以上水准。
但在逐渐摆起铁桶阵的中国队面前,却踢得越来越吃力。
上半场的中国队还是一个漏洞百出,只靠门将神奇发挥的球队;下半场,中国队在全世界球迷面前展现出他们的学习力,一点一点的适应捷克队的进攻,并且尝试把比赛节奏掌握在自己手中。
对中国队来说,10人队伍的捷克队已经变成了这届联合会杯的最宝贵的财富——实力适中,又颇具威胁!
就像失去毒针的蝎子一样,中国队在一个并不致命的对手面前,充分地汲取比赛经验,滋润全队。
而中国队这场比赛的视频录像也在赛后也被许多亚洲国家队反复赏鉴,尤其是东亚各国,都为中国队能在联合会杯中遇到这样的练兵对手感到嫉妒。
赛后,甚至有日本媒体称:中国队在通往世界一流球队的路上遇到过很多有实践意义的练兵对手,而这,也是常年缺乏冠军的日本队所缺少和无法匹敌的!
虽然日韩等过国在这之后和许多欧洲强队进行了多次商业赛和友谊赛,但没有哪场比赛的练兵所得,赶得上这场联合会杯。要知道,只有亚洲杯冠军和世界杯冠军,才有资格参加联合会杯!
李金禹上场后的目的十分明显,就是加强中场的控制能力。
虽然无论是盘带、控球还是贡献出致命传球上李金禹都不如张晓瑞,但不用考虑进攻的李金禹无论是视野,大局观还是脚下技术,都已经当得上一名合格的中前卫。假以时日,李金禹绝对有实力成为首发中的一员。
看着球场不断回撤接应、传球、和队友倒脚的李金禹,古命长也不禁叹道:“这批健力宝果然有两下子啊,队员全面发展还能成才,真是了不起!”
这批加入中国队的健力宝小将们都谨遵欧楚良的教诲,擅长的不止是一个位置。十强赛后,像李鉄、孙技海都已经成为了当前位置上的绝对主力。而张晓瑞、李金禹也获得了不少出场机会。虽然商议依旧是个“超级替补”,但这并不表明他只会踢右边锋。教练组经常和商议说,只要他的体重或者身高再涨一些,是有可能被安排在中锋的位置上的。只可惜,对商议这种速度型选手来说,无论是身高还是体重,都是以减少极限速度为代价。
所以商议在欧楚良的建议下开始苦练逆足,如果左右边锋都可以胜任的话,那商议的球路就广阔了许多。
第73分钟,内梅切克插上助攻,将球传给左路的内德维德,后者左脚一兜,传出一记似传非传,似射非射的弧线球。欧楚良可不管这个,当即飞身弃门而出,单拳把皮球击出大禁区。
半分钟后,禁区内的库卡再接队友的直塞。当他转过身追球时,却发现欧楚良不知何时早已倒地,没收了队友的直塞球。
第79分钟,布赫林打出最后一张换人牌,用弗拉基米尔.斯米切尔换下了中卫内梅克。
在捷克队的三驾马车中,斯米切尔进入国家队年头最早,但是这位集细腻的技术与超乎想象的创造力于一身的天才球员却在很长时间中处于半红不黑的尴尬局面。
和波博斯基、内德维德一样,这名将来的利物浦功勋脚下活堪比绣针,出众的脚法不仅常常能够撕开对手的防线,更为他自己创造了许多令对手徒叹奈何的绝佳机会。
他上场后,开始用充足的体力和精准的传递把内德维德从助攻位上解放出来。虽然内德维德被称为硬汉,但以一己之力支撑起捷克整个进攻线,他此刻已经累得气喘吁吁了。
一分钟后,斯米切尔便用一记想象力极其丰富的地滚球送出了一个助攻——皮球在草皮上划了一道弧线,绕过李鉄后才来到队友波博斯基脚下。后者得球后连续扣球甩开张摁华切入禁区左侧,起脚抽射球门近角!
站位极好的欧楚良下意识倒地用脚把皮球挡了出来,内德维德跟上一脚垫射,欧楚良再次从地上弹起,用胸膛挡住了内德维德的补射。
角球。
“欧楚良的二次扑救简直是神了!”
“光是这场比赛,都不知道他奉献出几次二连扑了。”
“这样的守门员,简直是国宝!”
看台上,蒂克尔看着表现神勇的欧楚良,也开始抓耳挠腮。
他后悔了。
欧楚良表现出来的品质已经足以应付欧洲任何一个等级的联赛,但以那不勒斯目前的窘境,说不定会在下赛季把欧楚良用废掉。
难道这个冬天就把他卖出去?
蒂克尔又摇摇头。
俱乐部不会同意的。
欧楚良还有很高的升值空间,资本家们对金钱的敏感性很高。但是,他们对球队的看法上甚至不如球迷看得通透。球队已经快要玩完了,他们还做着“骚乱会随着冷空气的到来而消失”的美梦。
“希望上帝保佑他吧!”蒂克尔在胸口画了个十字。
斯米切尔开出的角球虽然落点极佳,但还是被欧楚良抓住。
门将得球,欧楚良再一次掌控起节奏。
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拉德也用黎冰换下了毛一军,做最后加强防守的作用。
现在场上基本变成了拉锯战,中国队不贪攻,捷克队攻不过来。
多一人的优势愈发的明显,中国队已经逐渐学会如何利用人数上的优势站位、传递、截抢、包夹。不得不说,捷克真是一个好练兵对象!
布赫林紧盯着球场,看着那些面露疲态的队员,吩咐助教大声喊道:“抓紧进攻,争取在终场前打入一球,把比赛拖入加时!”
不知不觉,双方的角色竟然调转。
中国人想在90分钟内结束战斗,捷克人却考虑把比赛拖入加时,然后利用金球制给予中国队致命一击。甚至,他们也接受队员再坚持30分钟,当来到点球大战时,少一人的劣势便会不复存在。
如果九十分钟可以结束比赛,谁又会想把比赛拖入加时?
如果捷克队员现在就没了体力,那么比赛进入加时将变得更加被动!
但那又如何呢?
体力这种东西是不会在短时间内恢复的,就算他们在接下来的十分钟里打入一球,比赛进入加时后也不会变得更好。
但捷克人已经别无选择了。
中国队人墙已经站定,这一次,就连内德维德都粘在禁区中,等待队友的传球。
斯米切尔站在球前,他早就知道在对方那个守门员面前,最好不要用直接攻门的方式浪费机会。
把皮球传到队友头顶,然后利用距离和突然变向破网,才有可能在那个反应极快的守门员手下得分。
现在,包括内梅切克和拉达在内,几乎所有捷克队员都挤进了中国队禁区。
除了斯米切尔一个人站在球前以外,就只剩下一名后卫和门将守在捷克后场。
面很捷克这样的“豪赌”,高风在戚误生的指挥下不断地在中线附近横向移动自己的位置,和捷克最后一名后卫拉扯出横向距离。
有时候,人多并不一定能带来防守优势。埋伏高风这样一名前锋在中场,对对手的心里上更有威压。
但这一次,捷克人似乎是铁了心。
哨声响起后,斯米切尔仅仅助跑了两步,便将皮球兜向禁区中央。
禁区内人山人海,留给欧楚良出击的空间并没有多少。
“斯米切尔传中...”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