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花货宗师(4/5)
而在其他形制上,他还用紫砂制造过鼎、爵、觚等古器造型,另外,还有笔筒、水盂这种文房用品,再就是还有动植物类的清供雅玩。
这件笔筒上,除了浮雕,还有刻字和落款,这也是他的创举。在器物之上,刻铭落款和印章并用,比以前的紫砂壶,多了不少装饰情趣。
陈鸣远偌大的名气,从清代开始,仿品就绵绵不绝。而真品的价格,在如今的拍卖会上,屡创新高。
最贵的紫砂壶能拍到千万以上,曾经有一对紫砂鸭子摆件,也估价数百万来上拍。
“怪不得会用漆器暗藏保护。”吴夺心说,这漆器大概是六十年代后期做的,看来不是出口创汇的东西,而是当时紫砂笔筒的主人,为了保护笔筒免遭劫难而采取的手段。
类似这种情况,在特殊时期屡见不鲜,比如很多瓷器都被刷了油漆,行里俗称“挂袍”。
“这件笔筒若是陈鸣远本工的真品,价值可就大了!”吴夺一边想,一边将中指直接贴上了竹节笔筒。
陈鸣远在紫砂史上,是不可磨灭的人物,他最大的功勋,就是将品茗壶艺和文人风雅完美结合,里程碑式地提升了紫砂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
从这一点上提出来,也正是古玩的魅力。
古玩古玩,古是基础,玩是重点,那就是必须要具备赏玩价值,内涵艺术价值。
古玩和文物的区别也正在于此。文物,重点是记录和反映历史的东西,不一定有艺术价值。
“果然是陈鸣远亲手制作的东西!”吴夺这次听到的,要比隔着漆器详细得多。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