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李隆基的场子(2/5)
清末民国时期,上三代青铜器是真正的“炙手可热”,生坑熟坑都供不应求。而就在琉璃厂,曾经出现过不少熟坑上三代青铜器,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宣和官仿。
到了明代,又一个有艺术追求的皇帝登场——宣德皇帝朱瞻基。永乐皇帝朱棣的“好圣孙”,配合开创了“永宣之治”;而他的艺术造诣,同样很高。
看看宣德官窑和宣德炉,也能窥豹一斑。
朱瞻基也喜欢上三代青铜器,宣德时期官仿上三代青铜器,很有水准。
说仿古,好像少不了乾隆,但是乾隆朝高仿的上三代青铜器,跟李隆基、赵佶、朱瞻基这三个皇帝时期的官仿水准比起来,质量做工明显相形见绌。
吴夺了解到这是开元时期的官仿之后,了解到是李隆基场子里出的东西之后,也就明白了,为什么锈色这么自然。
这件青铜簋,虽然不是上三代的,但依然是生坑,只不过出自“唐坑”。
不过,根据吴夺的知识储备,还知道一点,那就是李隆基时期官仿青铜器,那是纯粹的仿古,不是为了迷惑人忽悠钱。所以,官仿青铜器上,一般会刻上监官的花押。
但是吴夺没看到。
很奇怪。
那就再找找。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