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多年儿(2/5)
“康熙晚期,民窑仿成化青花出现了不少精品;其中,有一款落‘成化年制’的鼻烟壶,更是精品中的精品。”吴大志也没再卖关子,“这一类鼻烟壶的落款,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其中的‘年’字写得又斜又草,看着像一个‘多’字。”
“我还真没听说过。”吴夺在瓷器上的理论知识,虽然也算丰富了,但终究不可能面面俱到,而且又是民窑的东西。
“这一类康熙本朝的鼻烟壶,在老玩家口中,称之为‘多年儿’。”吴大志解释道,“本来把‘年’写得像‘多’,应该叫多年,不应该带儿化音。但是呢,这个说法,是从燕京叫起来的,所以就以这种发音方式传下来了。”
“原来是这样!”
“你可能接触鼻烟壶并不是很多。”吴大志继续说道,“我早年吸过鼻烟,所以对鼻烟壶多少也了解一些。这‘多年儿’,因为是康熙仿成化青花的精品,受到了一定追捧,所以后世仿品也不少,特别是在清晚期到民国时期。”
吴夺听了,努力回忆了一下。自己逛市场的时候,应该是见过落“成化年制”底款的青花鼻烟壶的,只是因为一看就不是成化本朝的东西,而且大多仿得又不行,所以没太注意落款的细节。
现在一听,恐怕自己见到的“成化年制”,都是后世仿康熙的“多年儿”。
而鸟笼里这一件,无论胎釉、发色、画工,都很不错,应该是康熙本朝的东西,只是因为断定不是官窑,所以就轻视了,马虎了。
“这一件,是真正的‘多年儿’鼻烟壶,虽然不是大漏儿,但我估摸着如今的行情,怎么也能值十万吧?就算缺了原配的盖儿会打折扣,但刚才我买这只鸟儿才花了几个钱?”
“我懂了。”吴夺点了点头。
“你懂什么了?”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