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故事(3/5)
但是,毕竟优秀的工匠差不多都走没了,所以一时之间钧窑的水平出现了明显下降。
这时候,钧窑就是彻底的民窑了,但是金朝的干预力度却很大;史料上提及了高压政策,以恢复钧窑生产、提高制瓷水平。
无论如何,想再烧出北宋官钧那样的瓷器是不可能了,所以金代钧窑和北宋官钧有着明显差别。
而吴夺听到的,是一个钧窑制瓷高手的故事。
此人姓宋,家中拍行老九,名字就叫宋九。
宋九的父亲就是钧窑工匠,到了他这一代,父亲去世后,兄弟们也都成了钧窑工匠。
南迁之际,因为老母病重,经不起颠簸,兄弟们都走了,只有最小的宋九守着老母留了下来。
宋九的制瓷技术,是父亲和兄长们教授的,尚未学全学透,就这样中断了。
不过,宋九很善于学习,在金朝统治下的钧窑,他算是一边实践一边研究。
当时,金朝为了恢复和提高钧窑的生产和水平,还从同在北方的定窑、耀州窑等窑口调集了工匠前来。从这些工匠那里,宋九也吸取了其他窑口的制瓷技艺,在制作钧窑瓷器时,尝试加入刻花、浮雕等等手法。
宋九的水平越来越高。虽然无法实现北宋官钧那种“弥漫全身”的窑变色,却已然能达到控制窑变色斑块分布的水平。而金代钧窑能呈现的最高水平,也不过就是这种程度了。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