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找后账那些事儿(3/5)
“这东西,顶多也就值个几千块,你要不想打掉门牙往肚子里咽,砸浆,也不是不行。”姚知源又道,“请人居中,私下里谈谈,他们未必不愿意。”
“找后账的话······”老郑沉吟起来。
有的人总觉得古玩行是个挺讲规矩的地方,比如不能找后账。
实际的情况是,不少找后账!找后账的事儿多了去了!
笼统来看,找后账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买家打眼了、吃药了去找卖家的后账;另一种则是卖家走宝了,去找捡漏的买家的后账。
很显然,前者要比后者多得多。
这倒不是卖家更讲规矩,谁折了钱都急眼,这是因为买家和卖家之间有两点显著的不对称。
第一,买家捡漏,卖家往往不易发现,因为东西不在他手里了;除非接着转手就卖了大价钱在圈子里传开了或者其他巧合情况。
但是买家买了假货,却有可能很快就发现,因为东西一直在他手里,或许研究明白了发现一时打眼,或许是又找到高手看了。
第二,如果买家和卖家不是熟人,买家走了就很难找到,特别是过路买家。
但是卖家,除非是全国跑的“游击队”,要么有店,要么有摊,而且既然是做生意的,经常卖东西,那也好打听。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