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章 古豫州,宋之社(3/5)
对视之后吴夺没动,常松还是上手了,重点又看了看盘底的落款。
双圈楷书:大清康熙年制。
这东西,不需要吴夺,常松就能鉴定。
“李叔叔,康熙官窑青花瑞兽图盘,故宫里也有一件。”常松见吴夺不说话,只能他说了。
“噢?”老李微微一怔,旋即苦笑,“常松,看来这是一件高仿了?”
“高仿······算是吧,做得还是挺精致的。”常松心道,这哪能算得上高仿?就是一件工艺品罢了。倒是挺适合摆放,反正外行也看不懂,瞅着还是蛮漂亮的。
现在有很多市场化的漂亮的仿古瓷器;所谓仿古,就是大体相似,也不分什么时代特征、釉色发色、技术细节;但一般会落个款儿。古玩市场上也有不少这种东西,也不贵,大家心照不宣。
而且这种东西经常随“风”而动。比如前几年成化斗彩鸡缸杯拍出两亿八那会儿,市场上就冒出很多“成化斗彩”。甚至还有半米高的斗彩大罐,一样落成化的款儿。
也不管“成化无大器”,要的就是个名堂。
常松又扯了点儿话题,说了说康熙官窑。
随后,吴夺便瞅个空当,提出了告辞;常松说送吴夺,便也跟着走了。
“不对啊,这老李,就算不懂古玩,难道不知道康熙官窑有多贵?送他礼的人和他什么关系,他还拎不清?”常松发动了车子,张口说道。
“未必是人家送的,说不定是他自己一时兴起买的,被人忽悠了也不一定。说辞罢了。”吴夺接口。
“你说就这种工艺品,已经不是鉴定问题了,是逻辑问题,咋还有人上当呢?”
“是人就会有侥幸心理,就看能不能控制住了,所以我才说他可能一时兴起买的。”
“唉。算了,不管他了。”
吴夺点点头,没说话,心里却不由自主琢磨起来。
这两天吴夺连续经历了两件事,都是不懂古玩的人身上发生的。一件事是,马五居然白捡了一件乾隆御赐养老牌;另一件事是,今天鉴定老李的古玩,不过是一件工艺品。
他俩都不懂,结果却不同。
但是,马五这种“运气”,是不可能一直有的,撞上一次就了不得了。
自己的“眼力”,其实也算是“运气”。虽然现在有所倚仗,但谁又能保证哪天不会突然消失呢?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