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6章 禽兽葡萄,蹊跷的漏(2/5)
其中叫得最多的还是海兽葡萄镜,清代的《西清古鉴》也是这么叫的,影响比较大。
不过,吴夺还是习惯分开叫,因为有的镜背纹饰上没有飞禽。没有飞禽的,他就叫海兽葡萄镜;有飞禽的,他就叫禽兽葡萄镜。
而镜背上的瑞兽纹饰,叫“海兽”或者“海马”,究竟是什么动物,目前的说法仍然很难一致。但有一点,这应该是亚欧文化相结合的产物。
因为海兽葡萄镜是唐代兴起并走向成熟的;所谓海兽,应该是唐代的中西交流和宽松多元的文化发展的产物。
唐代的铜镜,是收藏的大热门,其中的精品,往往具有很高的工艺水准和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实际上,唐代是缺铜的,朝廷曾经下令禁止用铜来制造生活器物。
但是呢,镜子这玩意儿,在当时只能用铜制造,别的材料还搞不定。
所以,唐代的铜器技术和工艺,便集中体现在铜镜上,由此形成了铜镜艺术的一个高峰。
“确实好吧?”梅小梅微露得意之色。
“这禽兽葡萄镜,开门啊。”吴夺接口道,“这样开门的东西,还能捡漏?”
宁霜也说,“是啊,这铜镜你不是说没花多少钱么?”
“小镜子,本来价值也不是很高。”梅小梅摆摆手。
唐代禽兽葡萄镜的价值,除了工艺水准和品相,尺寸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
直径过了二十厘米的唐代禽兽葡萄镜,上拍到几百万不是什么稀奇事儿;但要是十厘米左右,不要说百万了,能到几十万的也得是精品。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