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0章 跨了年,砸过浆(1/5)
吴夺听的时候,摊主和葛亮也聊了几句。
摊主看似很随意地对葛亮说道,“我不妨实话告诉你,这炉子,是打闷包里头的一只,结果就这一只还行,指着它回本呢!”
所谓打闷包,和盲盒的意思有点儿像,只不过不像盲盒那么“盲”;知道种类,也知道件数;比如一个闷包五只香炉,下限到民国。
打闷包的原因各种各样,不一而足。但到最后究竟是谁真的赚便宜了,那就得看眼力了,有时候也靠点儿运气。
北方古玩行一般不说打闷包这种行话,长江三角洲一带尤其是沪海用得比较多。
不过葛亮一听也明白。
摊主这么说,无非就是为了下一步谈价做个铺垫。
“你这一说,我倒不敢问价了。”葛亮笑着回应。
“还是那句话,想买才能谈价,我也不想做无用功。”摊主说道。
吴夺听得时间也不长,放下的时候,摊主和葛亮也就不聊了。
根据吴夺听到的内容,这炉子还是一只“跨年”货呢。
铸炉于明末,后来在清末给双螭耳加了鎏金,同时刻凿了底款。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