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六章 于德刚的武戏(4/5)
裴琰之看了来信之后,开口言道,“且住!老夫正在无计可施,夏侯渊这封书信来得是刚刚凑巧。明日午时三刻,与他走马换将;先叫他放回我国先行陈式,然后再放他侄儿夏侯尚。老夫习就百步穿杨,将他侄儿射死,那夏侯渊必不干休,领兵追我;那时老夫杀一阵、败一阵、杀一阵、败一阵。败至在旷野荒郊,用拖刀之计,将他斩在马下。夏侯渊哪,夏侯渊!你不来便罢,你若来时,中了老夫拖刀之计也。”
接下来,就是定军山中最有名的唱段了。
台下的观众也知道,经典唱段来了。
只见裴琰之威风凛凛的站在那里,张嘴唱道,
“这一封书信来得巧,
助我黄忠成功劳。
站立在营门三军叫,
大小儿郎听根苗:
头通鼓,战饭造;
二通鼓,紧战袍;
三通鼓,刀出鞘;
四通鼓,把兵交。
进退俱要听令号,
违令难免吃一刀。
三军与爷归营号!”
周围的军士听令下场。
裴琰之最后慢慢的唱道,“到明天午时三刻成功劳。——”
最后一声,响彻云霄。
这自然也是引来了无数的叫好声和掌声。
这种经典的唱段其实有的时候是最容易折的,毕竟大家这段都听了无数遍了,你只要有一点疏漏,下面的观众都能听出来,但是裴琰之的表现无可挑剔,而且因为之前的戏已经把嗓子唱开了,身上也利索了,这一段唱,应该是至今为止,裴琰之表现的最好的一次了。
接下来,就是《定军山》的最后一幕了。
裴琰之带着夏侯尚,于德刚带着陈式,两人身后都跟着几位旗牌官,手中拿着绣有“黄”“夏侯”的旌旗。
两人面对面站着。
于德刚一拱手,说道,“老将军请了!”
裴琰之点头应道,“请了!”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