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第二更)(2/5)
走到后面的中年男人和老妪身边,低声喊了句:“见过奶奶,父亲……”
两人均没给她摆好脸色看,公孙氏瞥了眼道:“回来了就好生在家,就是你们两个整日给惯的,惯的一身毛病!”
“瑾儿还是一孩子,你跟姥爷用这么严厉么!?许你们严酷,还不许我俩待她好点!?”
“让你们俩继续这么宠着!?上次与大公主青楼斗殴!上上次烧了万春楼的花船!再上上次这囡子偷了家里的器藏卖了出去玩乐!?一次比一次厉害,再哪天惹了事家里摆平不了,我看你们俩还能不能笑的出来!”
“我!……”
“行了!都给老身消停了,回屋!”公孙彧给吵的脑胀,敲了敲拐杖,喊道:
“瑾儿,随我来!”又看了眼公孙氏,“你也来吧。”
家主发了声,众人都怏怏不语,跟着一道回了府内。
进了屋,公孙彧在大厅的太师椅上落座,手上的拐杖横放在双腿上。
大公主出行那天,是她要求的,把公孙瑾强行一起送上山。内在一些原因,其中不想让后辈恶了关系占了一些,另外也是她得了消息当今女帝对白云观很看重,里面可能有一些更深层次的用意,大公主可以说就相当于大周的未来,女帝既然能放心送大公主去名不见经传的小道观,那就值得她公孙彧好好揣摩。
但是又不能过于明显,让自家孙女一起去,是给示弱讨好,也是想探探女帝是否会阻拦。如果女帝出手把她们这几家小孩儿都拦了,只让大公主去,那这里可以揣摩的东西就多了,那白云观有什么隐秘?这个隐秘对于朝堂又会有什么影响?不管大公主去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所有人的注意力都会转移过去,深耕挖掘。
不过最终女帝没有阻拦,让一群小孩都一同去了。这样的结果也就表明了女帝的目的依然是一团迷雾,这个白云观到底是不是转移视线焦点的一个摆设,就要多思虑一下。要是个鱼饵钓人上钩,就像几年前清理朝堂一般,钓上一个死一串,这个结果也会很恐怖,不敢轻举妄动。
常安里各家的每一个行动,举措,都是你来我往的暗里交锋,只怪现在文官式微,她这个左相,如果不是足够小心谨慎,更兼有满门功勋的话,也早早的就被贬离常安了!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