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六章 我属于这里(2/5)
那陕博为什么比其他省博多出“历史”俩字?
翻开华夏历史,从夏商周开始到清朝结束。
华夏历史的主要痕迹刻划在河南,陕西大地上。
让国人倍感骄傲的周秦汉唐,都城就围绕在今天的关中平原一带,估计除了河南洛阳,其它省份的博物馆还真不敢在陕西面前论“历史“。
到了目的地,吴雅停好了车之后,两人便在取票机出取了票。
一人300元的价格着实不便宜,对此吴雅还小小的吐槽了一下:“看谁再说历史不值钱!我就把这两张门票给他看!”
江北则打趣道:“和邓琪琪那样的歌手的演唱会门票相比,的确不怎么值钱……”
“走啦走啦!……”为了避免尴尬,吴雅背着手、迈着急促的步伐跑向了入口,江北则紧随其后。
正门口是“陕西历史博物馆”七个刻在石台上的金色大字,字的前面还有一方水池,池底有纵横线路,似是一个大棋盘。
因为提前做了一定功课,再加上他的历史及相关知识储备也算过得去。
所以类似“陕西历史博物馆是华夏第一座大型现代化国家级博物馆”这种基础的知识,江北则不再需要去看景区的指引牌。
陕博的建筑外观着意突出盛唐风采,而此地的设计者是曾师承建筑大家梁思成的清华才女张锦秋。
而在陕博之后,她还有一件作品也盛名斐然,让江北和李白有了一次跨千年时空交流的大唐芙蓉园!
馆内游人如织,处处皆能看到游客。
这些游客有的背着双肩包挎着相机、有的三三两两边走边谈、有的则拖家带口其乐融融……
看来作为西安的一张名片,陕博号称的“一座博物馆,半部华夏史;给我一天,还你一万年”果然名不虚传。
陕博馆内收藏文物多达37万件,时间跨度从远古人类的简单石器,到1840年前生活中的各类器物,跨度长达一百多万年。
若说比藏器年代之久远,这里还真是江北索取过的博物馆之最。
和碑林专门收藏书法、碑刻文物不同,这里的收藏非常驳杂,是真正意义上的“博”物馆!
在陕博逛了两个多小时,江北先后看到了反映先民生活和艺术追求的彩陶器皿,先秦时期的青铜器与经机兵马,以及盛唐繁荣之下的金银器与唐三彩……等等。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