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章 天定虐缘(5/5)
多数种类都具有两对正常的膜质翅,且前翅显著大于后翅,仅少数种类的翅退化或变短。前翅前缘通常有翅痣,其形状多有变化。多数种类的翅脉较复杂,纵脉多愈合或变形,并与横脉围成若干翅室。对脉序和翅室的命名,各学者意见不一,较常用的为康氏系统(stock和ross系统)。有的种类翅脉极为退化,翅脉在膜翅目分类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胸足3对相似。但某些寄生性种类的转节为2节;有的前足腿节膨大,如肿腿蜂;有的后足腿节特别膨大,如小蜂科的某些种类;蜜蜂总科的后足则特化成携粉足。跗节2—5节,末端具爪1对。
膜翅目腹部
腹部通常10节,少的只可见3—4节。细腰亚目的第1腹节已并入胸部形成并胸腹节,第2节通常很小,或呈柄状。雌虫第7、8节腹板变形,形成产卵器。膜翅目昆虫的产卵器极度特化,适于锯、钻孔和穿刺等,同时有产卵、蜜刺、杀死、麻痹及保存活的动物寄主食物的功能。产卵器的形状变异很大,有的呈长针状,有的呈短锥状,有的自腹末伸出,有的自腹末前方腹面伸出,有的只作为防御器官而已失去产卵作用。雄性外生殖器由第7、8腹节腹板及生殖节组成,生殖节主要包括生殖突基节、、腹铗及生殖刺突等,部分隐藏于体内,一般种间变异很大,是种类鉴别的重要特征。
膜翅目广腰亚目
腹部与胸部相接处不收缩为细腰状,后翅至少有3个基室(中室、亚中室、亚臀室)。转节2节。幼虫植食性,具胸足3对,多数有腹足,但没有趾钩,可与鳞翅目幼虫相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