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六章 胜利天平(2/5)
现在实际的情况和邹横想的差不多,在早上这份战报送到,整个禹国的朝堂上,立刻就炸开了锅。
那些在王宫的门口坐了一整夜,早已经憋了满满的怨念,并且已经打好了腹稿的大臣,他们在早朝一开始? 就立刻对着仁王接二连三的说了一大段的说辞。
经过他们一整夜的琢磨? 每个人所说的内容,都是有理有据的? 所说出的句子? 也都是引经据典,语气拿捏得也非常到位? 一个个都是慷慨激昂的样子,都是忧国忧民的忠臣贤臣。
结果等到他们一顿说完之后? 要继续对仁王发难的时候? 仁王却将战报的内容公布了出来,顿时让他们接下来想要说的话,全都卡在了喉咙里,怎么也说不出口了。
随后? 这个消息就在朝堂上炸开了锅? 所有的人都清楚这意味着什么,只要把握住这个时机,接下来禹国的胜利就彻底的奠定了,需要争取的就是这个胜利战果大小的问题。
于是乎,剩下的朝臣? 全都不在理会那几个吹了一夜的冷风,又刚刚发表了一番慷慨激昂讲话的大臣了? 全都开始对接下来的战事发表建议。
比较聪明的,立刻提议派遣高手前往齐国? 帮助叛军,最好与其结成联盟? 比较大方的还提出了? 可以给叛军一部分物资支援? 考虑的比较稳妥的,这时候想到了国师,希望请国师出手,前往齐国主持大局。
一瞬间,整个朝堂的气氛就变得和谐了,所有人都在考虑着,如何稳住这个局势,让禹国赢得这场战争的胜利。
一番讨论之后,最后定下了几条策略,然后就散朝了,而那些昨天在王宫吹了一夜冷风的大臣,他们离开的时候,步伐显得有些不自然,周围的那些大臣,也时不时的会将目光撇向他们。
而这些吹了一夜冷风的大臣,心里这个时候其实非常不是滋味,他们昨天在王宫的门口坐了一夜,又绞尽脑汁想好了一番说辞,其中一部分还真的是在为禹国考虑,除此之外,他们就是想赚一点名望,可没想到最终的结果却是如此。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