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1改革遇到阻力(2/5)
“干部能上能下,公开选拔”是国家很早就推行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可普水自从前任书记也就是秦书凯那次选拔之后从没有实践过,秦书凯才决定在普水进行一次公开选拔优秀年轻干部。
就推行公开选拔,召开了一次部务会议,参加会议的就是秦书凯和三个副部长,加上做记录的办公室主任。
会上,秦书凯说:“到普水上任的第一天,县委马书记就对我介绍过,普水的干部队伍中很长一段时间没有调整了,作为组织部长感到压力,到了这个岗位就要对此岗位负责,所以抓紧时间,拿出干部调整方案,向县领导汇报,向常委会汇报是当务之急。”
“当然,干部工作要适应形势的发展,也要不断的进行改革,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我的想法是拿出一部分领导岗位进行公开选拔,让优秀的年轻干部尽快成长。公开选拔是这几年干部任用制度改革的方向,普水作为一个大县,这么多年来,仅仅搞过一次,还是市里统一举办,普水自己从没有单独搞过,选拔干部还在沿用以前的老方法,不合时宜,希望大家调整思路,用更加科学的选拔方式,为普水的百万人民,挑选出德能勤绩都很优秀的领导干部。”
秦书凯提出公开选拔的观点后,就让三位副部长分别谈谈看法,毕竟,集中制是工作中必须遵守的原则,何况秦书凯也想弄清大家对公开选拔的真实想法。
普水县委组织部共有有7个科室,一个中心。赵王道副部长分管的是机关干部科和乡镇干部科,干部调整是他的分管范围,当仁不让的首先发言。只不过,秦书凯没想到,赵王道的观点竟然跟自己的想法背道而驰,作为一个副职在部务会议上,公开反对一把手的意见,这样的情况是不多见的。
赵王道说:
“公开选拔是全国干部任用制度改革的方向,积极作用不容怀疑,但是这样的选拔干部方式对于普水来说,却完全不适用,秦部长刚才提出的在普水自己组织实施公开选拔干部更是严重的不可行。”
理由很简单,赵王道认为,一个地方,领导干部职位本来就有限,拿出一部分岗位来公开选拔,这样对于在岗位上工作多年,成绩显著的干部就没有了提拔的机会,一个萝卜一个坑,干事的人没有职位,没干事的人,只要一心准备参加公开选拔反而能得到位置,以后,哪有干部踏踏实实的干事呢,大家都坐等公开选拔好了。
赵王道说话的口气不屑又狂妄,根本就没把秦书凯这个领导放在眼里,说话语气,简直就是两个平级领导之间的观点争论。
秦书凯在市里也做过部门的领导,参加单位的党组会议,还没遇到这样的情况,对于赵王道的说话语气虽然反感,总算是能忍住心里的不满,领导很多时候需要的是忍耐,有耐性的领导才能成大事,面无表情的继续开会。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