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章 设计(4/5)
比如同样是双层中间加上棕叶,这样不仅增加防护还是一个遮风挡雨的斗笠,必要时还可用它来舀漏进船里的水。
要知道那楚国地处南方是多雨潮湿地区,这些考虑当然是有必要的。
护甲就不用多说了,就按秦军铠甲制作。
只不过寻常兵士的护甲都没有披膊,这一方面是披膊制作难度大,另一方面是其重量会限制作战。
当然也有批量装备资源不足的问题,所以往往只有高爵者籍的军官才有分配。
沈兵直接就给加上了。
不为什么,青铜甲披膊或许会限制作战,但藤甲披膊那点重量根本就不值一提,不加就是傻瓜。
沈兵甚至还设计了一幅面具。
面具这玩意在弩箭作战尤其是在近距离弩箭作战中的防护十分重要,因为这时面部是敌人的首要攻击目标……
近距离弩箭作战的特点是射出的箭矢轨迹较平直且更精准。
攻击其它有护甲的部位效果不大。
只有面部只需一箭就能使其失去战斗力。
中国古时作战之所以大多不用面部护具,是因为它往往是个鸡肋:
面具轻了就完全不起作用,一箭射穿了一样受伤致命。
重了就会影响头部活动使敏捷性成级数下降。
另外还有眼部视线问题及口鼻呼吸问题。
再加上每个兵士眼睛及口鼻位置又不太一样于是无法批量制式生产……于是制作的时间和人力成本又成级数上升。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