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章 拍竿(4/5)
这其实也是一种协同:
自己攻击斜上方的目标,侧翼的敌人则交给后方友船。
这战术十分有效。
因为楚军桨手在第一时间就死伤惨重。
然后就出现沈兵之间所说替补尴尬:作战人员必须替上桨手,否则战船无法正常行驶,作战人员替上桨手又会严重削弱战斗力。
更重要的还是作战人员没有桨手的特殊护甲,尤其是没有披膊,于是替补之后活脱脱的就是个靶子,差不多就是一个个替上来送死……
秦军车轮战船就完全没这方面的顾虑,他们的桨手分别在船头、船尾,而且还用藤盾在周边护着。
指挥这支楚军的是个叫张杳的副将。
这两千人的水军原本只需派个军候指挥就够了,但项燕认为阻隔大梁水军的援军十分重要于是派了个副将。
这张杳一见这情况就意识到情况不对,赶忙打出旗号命人放出烽火求援。
另一方面又指挥水军近战。
张杳这个决定显然是正确的,至少在他的认知范围内是正确的。
若是弓战处于下风当然不能这样继续下去,而应该把水军当作步兵用缠上去打近战。
于是楚军战船纷纷靠近敌船,然后探出长戟将目标勾住甚至直接撞上并试图攻上敌船。
然而,张杳很快就发现近战也不是个好选项,甚至更惨……
却见敌战船上类似桅杆似的东西往旁一转,接着“轰”的一声一块巨石便从天而降砸了下来。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