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五章 失衡(3/5)
但是现在……若舂米能由水车代劳,那不过就是舂得久一些,还有必要分“粝米”、“粺米”么?
事实也的确像项燕想的那样,只一夜之间淮北地区尤其是寿春已基本不存在“粝米”了,人人都能吃上香喷喷的精米饭。
沉默了好一会儿,项燕就宽慰楚王启道:
“大王勿要为此发愁。”
“此物制作起来并不困难,秦军可用之舂米,我等何尝不能用?”
楚王启只是叹了口气,说道:
“我军粮多,寡人忧心的又岂会是这舂米水车。”
“而是那沈兵隔些时候便会有些奇思妙想且极其实用,长此以往……”
说着楚王启再叹了一口气。
楚王启的担心却是有道理的。
如果只是舂米水车一项还好,楚地大批仿制并投入民间节省劳力便可。
问题在于沈兵制出的物事仅此一项么?
今天来一个明天来一个,用不了多久,淮北的秦地就与淮南的楚地拉开差距了。
有句话叫“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若是在以前,大家都是这么苦这么累,那么淮北、淮南就谁都没话说。
但现在……
若淮北秦地可以以更小的劳力轻松的获得更多的作物,而淮南楚地苦哈哈的累成狗却只收获少得多的粮食,这让百姓心里如何平衡?
正所谓“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