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七章 难题(3/5)
“做得好!楚国若降,一统中原便大局已定。”
“那江东不过菏泽之地,昌平君忠心耿耿又立此大功,要求封地并不为过。”
接着嬴政又问扶苏:
“公子今趟促成楚国降秦实乃大功一件,不知要何奖赏?”
扶苏赶忙拜道:
“父王,楚国降秦首功当属沈兵,扶苏不过只是引路人而已,不敢求赏。”
“何况此事若成,秦、楚两国便休兵止戈生灵免遭荼炭,这便是对扶苏最好的奖赏!”
嬴政开始听得还挺合心意的,不想末了扶苏又加上那一句,让嬴政心下略有不快。
嬴政其实不喜欢的就是扶苏的仁慈,或者说是这种没底线的仁慈。
这或许与嬴政从小在赵国长大有关,在那种担惊受怕随时都可能送命的环境下长大,其性格自然就是“利益至上”、“适者生存”。
扶苏这种仁慈在嬴政眼里就是妥妥的“妇人之仁”,是种不成熟的表现。
但想想,又觉得这得慢慢来。
毕竟扶苏才送到沈兵那一个月,有这样的进步已相当了不起了。
更因为扶苏这样的表现,嬴政才相信扶苏所说的这些都是发自内心……这就是扶苏的性格,只不过在转变的过程中。
一念至此,嬴政就满意的点了点头。
其实嬴政不知道的是,他却无意间掉进了沈兵挖下的坑。
沈兵其实也有想过提醒扶苏注意“仁慈”的问题,但一想,扶苏这要是转变太大、太快反而不像扶苏了,嬴政难免起疑。
于是……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