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六章 高炉(2/5)
中原各国内部虽是斗来斗去的,但对于抵御外族侵犯尤其是残暴的匈奴这一点是从来都没含糊过,百姓也都是一致认同。
他们又哪里会想到,沈兵防的不只是匈奴,更是防赵高和李斯。
弁和欠两人初时没觉得有什么,他们甚至以为沈兵有些过于谨慎了。
因为匈奴大多逐水草而栖,既没有耕地的需求也没有铁矿,于是不会对冶铁技术有多大的兴趣……
匈奴在兵器制作方面其实一直都依赖中原的铜、锡。
也就是说他们自己不冶炼,原因是没有冶炼的技术储备同时也缺乏开矿的知识。
他们通常是在边境用马匹、毛皮等与中原各国交换铜、锡,然后再以其为原料打制需要的兵器和装备。
因此,汉代名士贾谊甚至建议汉文帝控制中原边境铜、锡流出以削弱匈奴战力。
这想法是很好:没有铜和锡,匈奴就无法制作更多的武器,于是就能轻易将其击败。
问题就在于它基本无法实现。
原因是匈奴对铜、锡的需求摆在那,如果中原控制其流出的话,就会导致匈奴铜、锡的价格飞涨……原本一斤铜换一匹马,变成一斤铜换两匹马甚至更多。
而这匈奴的高质量马匹又是中原所急需,运往内地就立时就能卖上高价。
在这巨大利益的趋使下,中原不良奸商甚至百姓会疯了般不顾一切的往匈奴走私铜、锡。
最终结果就是匈奴还是能得到其所需的原料,只不过多损失些马匹及毛皮而已。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