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五章 齐国亡(2/5)
于是发展北地经济时几乎就是照搬。
如果说有什么区别的话,那就是华夏是在一穷二白、技术落后的基础上,只能用招商引资的方式引进技术。
北地虽说是一穷二白,但有沈兵在就绝不能说是“技术落后”。
甚至不仅不是“技术落后”,北地的技术应该是比其它地区先进好几级。
再加上北地又有中原的支持且地方也小,于是速度可能要比华夏快得多。
发展情况果然像沈兵想的那样。
初时速度还比较慢,沈兵认为这主要是因为许多百姓还有疑虑……百姓大多祖祖辈辈都守着一亩三分地,从没有经过商,而现在要把晋爵换来的房舍和土地抵押出去经商,总觉得不塌实。
但数十万人里总有几个大胆的,于是就有几人这么做了。
整个程序都是在苍等工匠的指导下完成的,然后才一个多月就织出布来售卖并盈利……
其它人一计算利润,乖乖不得了,只需要四、五个月的时间就能收回成本。
于是后来者纷纷跟进,最后都到了人满为患的地步。
但沈兵也知道不能有太多人加入同一行,于是后面的审核资格就越来越严、抵押贷款也越来越难……这其实就是一种调控。
不过当然还有其它的经营渠道。
舂米作坊和磨坊很快就如雨后春笋般的冒了出来。
然后拉面店、水饺店接踵而至……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