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四章 射程(3/5)
反之,有些步枪因为制作精密震动小、子弹体积小,在超出音速距离后受空气阻力影响小,其散布面积依旧在可接受范围内,于是“有效射程”就远一些,比如16。
秦时根本就没有超音速的装备,所以能打多远就叫射程。
沈兵不理会这些。
事实至少在这时候沈兵是不需要理会这些的。
三百步外随便的火炮怎么轰,还考虑什么射程、有效射程……
不过在方便搬运及机动方面倒是有必要改进。
沈兵想了想,就又为火炮设计了几个提把。
这些提把是与炮箍为一体的,分布在炮身的两侧,可以用绳索穿过其中吊运,也可以作为人工搬运时的握把。
另外……
再加上炮耳吧!
所谓的炮耳,就是在炮身中后部一左一右加上两个突起的圆柱形,炮身可以以其为轴旋转,于是就可以调节俯仰角。
若是固定俯仰角,到时运到战场才发现打不到城墙就尴尬了。
另外就像之前说的一样还要配上轮子。
而且因为它是要在沙漠上机动的,所以需要更宽的轮子增加与地面的接触面,这样才能避免陷入沙地中无法动弹。
一边想一边画,不久一辆炮车就出现了,那样子有些像西部电影里用的老式火炮。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