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五章 小发明(2/5)
其次便是工匠营开始了运作,按照刘晓的要求开始制作车轮。
而其余军户和屯田户则负责劈砍树木,运送回来给制作成车辆的组成部分。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这是在《荀子·劝学》中对制造车轮的描述。
其实一开始车轮是陶制的,可想而知那个脆弱性。所以后来发展为木质的车轮,结构大致为辋(ǎng)、毂(gu)、辐三部分组成。
辋就是车轮的外圆,类似于现在的外胎。毂就是车轮中心的原木,起固定支撑作用。辐就是车轮辋与毂之间连接的木棍了,要做车轮首先第一步就是制作轮毂,轮毂的制作倒是还算简单。
需要用到硬而不失弹性的松木,然后划线尺规作圆,先将轮毂的大致形状做出来后精细打磨。之后就是在轮毂上打孔,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安装轮辐。
轮辋的制作相对来说则是比较困难,因为一旦轮辋没有做好,整个轮子转动起来是不平的,忽高忽低,所以需要精细打磨才行。
古人其实比我们想象中要聪明许多,他们做事情往往很严谨。例如在这些全部制作好之后还会在轮子的外胎增加铁皮,减少木质车轮的磨损。
这个倒是比较简单,叫铁匠打一个和轮子周长一样长的铁皮圈,先将木轮泡在水里,然后将烧热的铁皮圈直接套在木轮上,加水降温,使铁皮圈迅速冷却,从而利用热胀冷缩的原理将铁皮圈套在木轮上。
由于刘晓这一次确实赚大发了,从各地运来堆积在吴房城的物资不是一般的多,也就是说需要非常多的车辆。所以即便工匠有那么多,人手也依旧不够用。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