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9章 商定(2/5)
主要是秦向儒性格内向, 满肚子的东西, 只能慢条斯理的写出来或者做出来。若让他说, 他那份口拙,说不定好好的事, 真就被他耽误了。
袁冬初说道:“秦老爷仕途那么多年,又经历了改朝换代,他就算赞成, 也一定会置身事外。不过,搬迁上疏送到通州府衙,知府不见得愿意往上报。”
无论朝廷是不是答应,对通州知府来说, 都有风险,却没多少好处。
若皇帝和阁部相爷认为水患搬迁什么的是无稽之谈,那么他通州知府就是行事糊涂。
有了这个定论,他不但升迁无望,说不定现在的官位都保不住。
若朝廷商议之后, 认为上疏有理,决定搬迁。
如果真能避开水患, 得益最大的人是秦向儒。他通州知府,只是个转交上疏的人,论功行赏一定没他啥事儿。
若近些年、或者一直没有水患,朝廷白花用了那许多的人力物力, 最后这过错就会压在他这个通州知府的头上。
至于上疏的秦向儒, 人家不过一介布衣。看到粮仓地势低, 为朝廷着想,给出个提议,说起来还是出于好心, 不会有多少后患。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