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四章 轰炸开始(4/5)
而且德国空军也必须考虑的是,受限于德国的地缘政治和经济因素,战略理论可以继续发展,但优先级仍旧是支援陆军作战。德国是一个传统陆权国家,空军必须先以支援陆军的方向来发展,一支精锐的战术空军更对德军高层的胃口。
同时德国空军也面临资源不足的问题,在空军重建之初,德国空军面临资源上的短缺。德国进口的物资多用来建设空军,其中橡胶和铝最为重要。而石油方面则最为容易遇到封锁,在37年,德国进口的是石油相当于之前十年的总和,可到了38年仍旧只能维持所需石油的25。
在钢材上,德国空军所获得的资源也不充足,在38年的报告中,戈林报告说其经济状况十分危险,工业产能只能应付空军所需的83。
再加上德国整体为了整军备战时,德国陆海空三军的资源竞争,那么德国空军受到的处境就更为不利。原料物资供应量的减少对空军来说影响重大,约减少了30的钢材、20的铜、47的铝和14的橡胶。
在这种状况下,德国空军也不可能去为了战略进攻能力,去开发战略轰炸机。正如同戈林对部下所说的“元首不会过问那些轰炸机有多大,只会在乎有多少架”,德国空军也就在拼命的建设自己的机队,以战斗机、中型轰炸机和俯冲轰炸机为主。先进战斗机数量不足,作战飞机航程普遍偏短,轰炸机载弹量小……
而且这些德军主力战机弊端丛生。bf109战斗机好用却“腿短”,从法国起飞,在伦敦上空只有10分钟的空战时间。bf110轰炸机有航程,也有速度,不过机动性不足,ju87“斯图卡”俯冲轰炸机威力大,但是速度仅为370公里。而德国最好的中型轰炸机ju88此时刚刚量产,还没有形成战斗力。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