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五节 北国(1)(2/5)
整个北国,不是在他的管辖下,就是被他所控制。
跟朝廷最终确定的江北留守人选是晏湲,其实朝廷最先提出的是晏孝广,大概以为晏孝广是李慢侯小妾的父亲,更方便一些。但李慢侯却否决了,他觉得晏孝广的水平不足,还不如一次到位让晏湲来。
晏湲的正式官职是开封府留守,兼河南、江北诸州宣抚使。原本的开封留守张浚被召回江南,因为这二愣子试图用治河的民夫平乱,结果自行崩溃了,朝廷担心他留在江北会激怒东藩。
晏湲这个开封留守的权力广泛,江北、河南的所有军政大权都在他手里,名义上他是可以节制江北藩镇的,前提是这些藩镇肯答应。事实上他依然有极大的权力,江北、河南,凡是不输于藩镇的辖地,都归他管理。虽然军权可以流于形式,但政权和财权,却实至名归,他是有权截留江北财赋的,只要他有合理的理由。但这些理由很容易找,比如填补吕颐浩、张浚留下的烂摊子,比如治理黄河,这都是光明正大的截留赋税的借口。
河南不归李慢侯,河北却完整的划入了他的藩地中,河东、河北东路,都是东藩藩地。而且海州、淮阳军,山东的沂州、兖州、郓州,泗水以东的徐州,都归东藩所有。因为黄河南流了,淮河以北都算东藩藩境。连北京大名府,都整个划入了东藩,更何况区区徐州。
大名府可不是空有北京之名,此时是一等一的繁华地区。因为黄河北流经过这里,往东可以通山东,往西可以通陕西,黄河和运河的十字路口就在这里,因此大名府是运河北上的必经之地,地理位置类似于扬州,当然区位优势肯定比不上扬州,可过去比扬州繁华的多,因为经济中心在北方,往北还能跟辽阔的辽国做贸易,辽国稳定的时候,更北方的草原,都是大名府商品的市场,想不发达也难。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