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七节 二虎(1)(2/5)
阴山北麓是白鞑靼人几百年来的牧地,这是契丹人划给他们的,因为契丹人不想让白鞑靼人进入河套,河套是契丹牧人的牧场,最好的牧场给最强的契丹人,依附契丹人的白鞑靼就获得次好的山北牧场,直到被克烈人夺走。
李慢侯当然不想让白鞑靼人一直留在河套,所以早就跟李床古约定,支持他们夺回山北牧场,互为同盟。
李床古的白鞑靼部,经过这几年的修养,也算是缓过一口气。在宋人、西夏人、克烈人之间做转口贸易,每年宋商派往窝鲁朵城的大商队中,大多数骆驼手都出自白鞑靼部,东藩商人大多数并不会饲养牲口,对骆驼更加陌生,也就是白鞑靼这个从西域迁徙来的部落,擅长驯养和赶骆驼,而骆驼又是穿越瀚海沙漠的最佳工具。
每年秋冬克烈人亲自来贸易一次,而春夏他们在漠北的夏季牧场游牧,盐、茶等必需品都是宋商送去,尤其是茶叶,春茶下来后,克烈人已经走了,为了尽快赚到钱,宋商就必须在春夏往北送货。
因此草原上形成了两个大型交易节,一个是秋冬时节的阴山,另一个是春夏时节的窝鲁朵城、可敦城等地。
跟蒙古部的贸易也差不多,不过一个是在野狐岭一带的秋冬大榷,一个是在龙驹河中游的河董城,也可以叫可敦城,都是翻译过来的名字,为了区别斡尔罕河流域的可敦城,东藩文牍中记为河董城。
草原上,蒙古人和克烈人两大霸主,至今依然没有冲突,各自的攻取目标不同。蒙古人依然在打击塔塔尔人和劫掠女真边地,克烈人今年夏天没有继续打击蔑儿乞人,而是进攻了西北方的黠嘎斯人,将他们打退到了谦河中游,占据了谦谦州(唐努乌梁海)一带。放眼周边,东方是蒙古人,西方是乃蛮人。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