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九章 黔路之难胜蜀道,张小公爷催人忙(下)(2/5)
“播州元贡蜡、生黄、茶夷州土产茶、朱砂、水银、蜡烛”
每说一句下面的粤北商贾们那眼睛都亮上一分,这路途若是搞通了谁最先挣钱啊
那必然是他们啊,路通至汉阳顺牂柯江而下至羊城。
甭管是在此出手抑或是出海外售至江浙、京师,那妥妥是挣大钱的好玩意儿啊
再有这路可不是白修的,咱们修完还能收过路费啊
这一批的大销售之后外海内河的货船运输,经历了一个极大的增长。
尤其是大量的原童家、刘家等海商挂批之后,官方运输队几乎独占鳌头。
张小公爷自然不可能让那批王八犊子们把价钱抬的太高了,小周管家就提前去训练了一番。
价格首先厘定就按照以往惯例走,其次招待得和气、说话得让人舒坦。
运输项目直接明码标价挂牌出来,可以包船亦可按一个个的格子锁箱租赁。
一水儿的金陵江浙商贾们算了一下,居然比之前还低廉了好些。
而且这还有帝国水师清扫沿途海盗水匪,那自然是大大滴好啊
运输增加的好处就是大家投进去的银子在账面上已经收回了一大笔,且不断在增加。
内河外海经历这次运输后,再从江浙金陵跑一趟回来又能挣一笔。
江海贸易逐渐繁忙,一众商贾们看到的是银子正在“哗哗哗”的进账啊
有了这个前车之鉴现在张小公爷提出要修路,收着过路钱、再通路贩货黔东南又贩货回来
这特么不是给咱们送银子是什么张小财神爷啊您真是咱们粤北商贾的活祖宗啊
“黔东南贫困苦楚,本督抚却是于心不忍啊”
张小公爷接着轻声道“思虑再三,本督抚决定届时于黔东南亦组黔东南货殖总会馆一处。”
“些许部族首领,先请他们来粤北观摩一番、体会一番”
听得这话下面的粤北商贾们有些莫名其妙,那些部族首领哪儿会这个啊
“要使其知晓繁华,才肯用心采收物产、自发与帝国剿灭沿途盗匪维护商路”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