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六六章 展望(4/5)
“没什么。”
沐阳想到了侯德榜,这位被载入史册中的科技强人……如今的他,应该还在川渝地区试验“联合制碱法”。
那可是一位被载入中学教科书的强人,作为初高中化学考核的重点,侯氏制碱法每一步都刻入了每一位学生的脑海中。
若是他也能给八路军点亮这一科技,下一年的肥料就不缺了。
可惜天不如人愿,土八路为什么土?不是因为八路军穷,而是因为八路军只能在大地上寻找原材料,所以谓之“土”。哪怕是侯德榜先生,筹备碱厂的时候都必须选购外国设备,让他们竞标……能节省的才能用华夏人的智慧解决,并不能100自主生产设备。
说起来,那位与他同姓的人,也不知他在大同里如何了?
许久没联络他矣。
沐阳想起此事,慎重地考虑了一会,决定启用这条情报线。
日本人既然有能力为雁北的老百姓发放肥田粉(硫酸铵),那必然证明他们有能力生产肥田粉,也就是说他们拥有这种民用工厂。
他让根据地百姓在秋冬种植绿肥,尤其是豆科植物,主要就是为了“n”,为了“氮”这个元素,那是制造蛋白质必需的化学元素。
空气中78都是氮气,可惜人体和植物无法吸收,豆科植物共生的一些微生物倒是能转换氮元素供养植物,让植物吸收氮元素生长发育……而植物则以营养作为回报,两者是共生关系。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