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老王(2/5)
老王是个诗人。五十出头,整天顶着乱蓬蓬的鸡窝头。一脸讨喜相,见人都是笑嘻嘻的,白净清瘦,颇有诗人风度。
老王人很可爱。只要是年轻人,随时都可能成为他的忘年交,尤其是小姑娘。他天性爱唱爱跳,动不动就拉一段二胡,唱歌,信天游,随手拈来,都是新词。无论何时何地,哪怕是拖地的大姐叫:老王!来一段!准能听见他沙哑的歌声。
要是有酒他这个人就变得不得了啦!这就是他的第二个特点了。爱喝!三杯两盏下肚,眼睛也亮了,眉飞色舞,口若悬河,情绪激昂,他自称此刻是诗仙附体,拿筷子击打着碗,又开始唱了。
所以,人送外号“酒疯子”。
其实老王身世挺苦的。三岁爹死娘嫁人,跟着年迈的奶奶生活,瘦弱的像个萝卜头,挎着一个小筐子,沿着火车道捡煤核。慕容楚楚每次听他讲这个都不能理解,后来专门查了资料,煤核是火车上燃烧不充分剩下来的煤块儿,捡回家去当柴,烧火做饭取暖。是穷人家重要的劳动收入。
过大年三十了,他闻见别人家飘出来的的大肉饺子味儿,馋得口水直流,坐在大门下面哭。奶奶走到野地里,在冰雪堆里摸索,找到几个白菜根和烂掉的白菜帮,拿回家去。那年的年夜饭他第一次吃到了饺子。
老王看见有钱人家的孩子读书,也想上学。捡了一本小学课本如获至宝。有钱人家的太太看到了,劈手夺过去,轻蔑的说,穷小子还想读书!
新中国成立,穷人家的孩子也读的起书了。老王认真的读完小学,已经十六岁了。奶奶去世,老王出来闯天下,从山东老家一口气跑过来,参与了新中国某项举世闻名的奇迹工程的建设。他人虽文弱,但是他会唱,乐观,经常写快板鼓舞人心。
工程的总设计师很喜欢他,经常听他唱一段,听他讲一段苦难身世,掬一把同情之泪。他突发奇想,要采访工程师,然后创作了一部长篇叙事诗来讴歌这项伟大的工程和新中国,当然还有这位工程师。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