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危险(2/5)
应该多少有条活路吧?
全国各地有胆量的穷人,为了给家里的老人孩子留口活命的口粮,开始走上征程。
壮年劳力,只要有力气到了上海多少会活下去。
相比在乡下没有任何活路,他们更愿意来上海搏一搏。
男的卖力气,有时候要卖命。
女的当富人家的佣人,或者去卖身。
总之...
一言难尽。
今天的火车站感觉的格外热闹,也许跟特高课把其它两处站点封闭的原因。
这么冷的天除了门口的黄包车夫没有减少外,那些想多挣几个钱的小贩,也伸长脖子期盼下一趟列车快点到来。
维持秩序的警察穿着厚厚的棉衣,经过烤地瓜的炉子前,还要顺手拿起一个尝尝。
这是给你面子,而烤地瓜的老板真是满脸喜气的,在递上另一个烤的金黄的地瓜。
出站口很多穿的人模狗样的76号特务,在哪来回巡视。
他们也不知道找谁?
只知道检查四十多岁的男人。
候车厅里。
室内燃着煤炉,还算暖和,总比外面冰天雪地的好。
“主任,这南造科长让我们找人,也没说清楚啊?”
“就是男人,四十多岁。像这样的人一火车没有一百也有五十吧?这怎么找啊!”吴四宝很不耐烦的道。
一身风衣礼帽的李志群瞪了他一眼。
“不要抱怨,既然科长安排了,自然就有道理。”
“我们只需要尽力寻找就好,至于找不找的到,那不是我们应该考虑的问题。”
“何况,做事情要多动动脑子。共党的人员偏向文人墨客居多,而成为派往上海的重要人员,自然是经历多年工作经验。”
“如果我们假设这个人,是一个带着帽子,穿着应该偏向文人。”
“虽然共党一向经济不是很宽裕,但是我相信这些死要面子的共党,不会把自己搞得太寒酸。”
“所以目标很清晰;四十岁上下,一身不算高档的棉衣或风衣,具有文人气质;或戴着眼镜。”
“手里应该拿着公文包,按照共党的习惯应该会派人来接人,那么先锁定这个男子,不用着急抓捕。”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