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封桩钱(4/5)
虽然看起来寺观,尤其是释家可能会很可怜,但他们也不会是无辜的。如秦琅所说的一样,长安就算只留下三百名僧人,都有些多了,毕竟这三百僧人,也未必都是虔心修练,并修练有成之人。
“陛下,臣算过了,这三十多万贯钱,可以从中抽出十万贯来,存起来做封桩钱,专做灭梁师都之用,一月存十万,一年就是一百二十万贯。三年时间,就是三百六十万贯,这笔钱,灭梁足够了。”
李世民听的心头一震。
存一笔灭梁专门军费?这之前他还真没想过,现在秦琅提起,觉得是个不错的主意。只要有了钱,军方就能做好准备,待灾情一过,民心一稳,粮草备足,就能开战了。
“另外每月再拿出十万贯钱,用做北衙六军的开支。”
“再每月拿出十万贯,存起来做为北伐突厥的军费储备。”
刚到手的三十八万贯,转眼倒是被秦琅又安排走了三十万,只剩下了八万不到了。
“剩下这八万贯,陛下可将五万存入国库,三万存入陛下内库,以便日常开支用度。内库有钱,也不用次次事事找国库要钱,也更方便。”
李世民觉得秦琅的这个安排还真不错。
“可下个月还能有这么多收入?下下个月?”
“陛下,只要全面推行下来,两三年内每个月都起码有这个进项,甚至是更多。等三年后差不多完成了全国的整顿后,那个时候,臣相信地税和盐税也肯定已经顺利开征了,那个时候,朝廷会有更稳定更多的财税进项了。”
皇帝觉得秦琅总是能够很轻松的说服他,不是在于他多能说,而是他总是能罗列出一个个数字,让他无法拒绝。相比起魏征王珪他们进谏时,只知道动不动谈仁啊义啊,恩啊道啊这些空泛之谈,无疑秦琅的这套,更让李世民喜欢。
秦琅为了说明李世民,不但打算给李世民单设个小金库,每月打钱三万贯,他甚至还提出要在接下来的整顿中,把一些寺产里的田地之类的划为皇家庄园,以后这些庄园产生的收益自然也就归入内库,属于皇帝的私产。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