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七章 另类人才(1/5)
海亮教育从1995年建立,就一心想着挖掘人才,在快速发展的年代,人才才是企业发展的第一标杆,企业缺小人才,就会被慢慢淘汰,尤其像海亮这么大的500强企业,更是离不开人才,人才就像企业的新鲜血液一样重要。只要注入人才,企业就拥有了充足的动力,行动起来也就方便自如了。
一般人才是通过社交平台来获得的,比如从人才市场来招聘,但全国这么大,就算有人才,他也不一定就能进入你的企业,全国著名企业比比皆是,到手的人才也是寥寥无几的。为了能够获得更多更好的人才资源,海亮总裁冯海良,就想到了从学校突破,只有学校才是培养人才的根,于是就搞起了海亮教育,他办学校一是给社会输送人才,二是给自己输送人才,三是通过学校的平台,面对广大教育界获得人才。
办好教育为人民,教育质量的好坏,关系到学子的一生,缺小良好的教育,就缺小了融入社会的资本。海亮除了在全国各地挑选最好的老师,以最高的待遇和薪水给他们,还让那些好老师,在学校授课感到无比的亲切,学校以各种激励措施,给那些教育工作者,学生在中考和高考成绩突出的话,受到国家的嘉奖外,海亮还会给那些突出成绩的老师一个大大的惊喜!奖励他们一台小车,或许一套房子,这是其他教育界无法企及的。
有了好的老师,就会教育出好的学生来,名师出高徒,这话说得不错。海亮四处遍访著名教师的同时,也不会忘了四处招纳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被海亮选中的学生,可以获得海亮的免费资助,高考后,读完大学还可以高薪聘请进入海亮团队,如果继续深造,可以成为海亮的博士站预备人员。
韩三江见海亮这次搞全国中学生比赛,花那么大的气力去举办,就问穆春风:“老穆,你说这海亮这第一年建好海亮学校,冯海良就搞什么中国中学生竞赛活动,这是什么意思呀?”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